不过 , 任何的突变都有利有弊 。 仅仅就这个结构而言 , 它就曾经让合弓纲动物吃尽苦头 。 话说二叠纪到三叠纪时期 , 大概是距今2.9亿年前~2亿年前 , 地球所有的大陆是聚合在一起的 。 这使得大陆绝大多数的地方都非常干燥 , 呈现出沙漠化的特征 。
这时候的环境是有利于能够充分利用水分的动物 。 恐龙采用的就是“泄殖腔”的结构 , 它们不分排尿或者排便 , 是一体的 , 排出来的排泄物当中 , 几乎没有什么水分 , 就像现在的鸟类一样 , 这样可以帮助它们充分的利用自己摄入的水 。 这项技能使得恐龙逐渐崛起 , 与之相对的是 , 合弓纲动物由于排尿时会排出大量水分 , 在自然选择中落到了下风 。
不仅如此 , 对于动物而言 , 皮肤表面多一个开口 , 就会多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 所以 , 采用“双开口”的模式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 。
所以 , 很多人会奇怪 , 这样看 , 这样的性状并不利于哺乳动物生存 , 为何没有在漫长的演化中被淘汰?
这其实需要我们通盘考虑 。 哺乳动物虽然在生殖排泄的结构上有别于其他的动物的 , 但是哺乳动物也有自身的超强天赋 , 在其他方面几乎是技能点点满 。 比如:牙齿的结构 , 有助于消化食物 , 吸收能量;
再比如 , 恒温的特点 , 可以有助于对抗环境温度的变化 。 也就是说 , 并不是说要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其他物种优秀 , 才能崛起 。
推荐阅读
-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海洋氧化为什么是重要基础?
- 奥陶纪大辐射|地球简史系列
- 从寒武纪到白垩纪鱼类的演化
-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简史系列
- 埃迪卡拉生物群|地球简史系列
- 畅想一下泥盆纪时代,会是什么样的环境呢?
- 科学家证实:人类是从鱼类进化来的,进化过程大概是这样
- 地质年代表简介|地球简史系列1
- 高级文明很有可能是硅基生物,寿命超十万年,科技程度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