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套路贷致1大学生自杀身亡 首犯获刑25年

图4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法院胡某等人涉黑案件审判现场

正确打击校园套期贷款背后的黑恶犯罪

浙江杭州:受害大学生39人指导大学生自杀,淮南大通:骚扰大学教师强迫学生偿还

范跃红肖剑赵武陈健

本通报组织实施套期贷款等违法犯罪活动,受害者47人,其中大学生39人,直接导致大学生自杀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胡某等12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恐吓罪、欺诈罪、非法拘禁罪一审判决,组织领导胡某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没收个人财产、罚款120万元,其他骨干成员分别判处18年至22年有期徒刑 。

法院审理显示,2016年10月,被告人胡某与麻某、徐某等通过网络平台经营对在校大学生等年轻人的校园贷款 。2017年8月,被告人胡某、鲍某租赁住宅,雇用多名营业员经营在线贷款 。同年10月,胡某与鲍某等人共同成立公司,开展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等的课程贷款 。胡某与他人合作开发证明云软件,为实施套期贷款积累客户 。

2017年6月、7月,被告人魏某在胡某学习在线贷款业务开始经营,在桐庐县开展套期贷款业务 。同期,被告人施某等从胡某、魏某、麻某学习贷款业务后,以钱庄的名义开展贷款 。

在该组织形成过程中,胡某为了共享客户资源,建立贷款和审查规则,建立了桐庐帮助微信群,建立了组织重要成员之间稳定的联系网络,通过微信群建立贷款审查规则,明确了风险控制规则 。同时,不断发布信息,组织实施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 。

该组织在胡某领导下,以私人贷款的名义,长期占据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等地,向在校大学生贷款,欺骗受害者签订虚假借款协议,制造资金流水,假借平账的高借款金额,进一步实施爆炸票催款等手段,向在校大学生等实施以套期贷款为中心的违法犯罪活动 。之后,以非法拘留和威胁、访问催促、谈判协商为名向监护人索取高额借款,获得财产支持该组织运营,将利润投入套期保值犯罪活动,进一步筹集资金 。

法院多次实施敲诈、欺诈、非法拘留等违法犯罪活动,案件金额291万多元,受害者47人,直接导致1名在校大学生自杀,1名在校大学生跳楼受伤,3名在校大学生自杀,18名受害者退学

由于该事件复杂,影响较大,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专门组建事件组,该院检察长王玉碱直接担任事件组负责人,安排精力处理事件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办案人员全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严把证据审查关口,准确把握案件定性,揭露“公司化运作”“民间借贷”的虚伪假象,并与公安机关联动“打财断血”,依法查封、扣押涉案人员的房产、车辆等财物,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 。

同时,该院积极发挥检察职能,加大追诉同案犯力度,陆续追诉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人员10余人,通过“一案三查”摸排出公职人员“关系网”“保护伞”线索4条,依法移送监察部门查办 。

为确保庭审效果,该院制定了详细的庭审预案,从瓦解黑社会性质组织薄弱成员着手,从内部瓦解犯罪组织攻防体系,而后运用证据体系层层推进,多名被告人由最初的对抗、拒不认罪,到历经庭审后在最后陈述阶段的痛哭悔过,该案最终顺利判决 。

最近,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检察院依法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6项罪名向被告人胡玉等12人黑事件向法院提起公诉 。该案是淮南市级挂牌监督的黑色事件,该院开展黑色消除专业斗争以来,处理的第一起校园套期保值黑社会犯罪事件 。

调查显示,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胡玉等人以广阔金融公司的名义实施非法贷款,获得高额经济利益,让借款人签订双倍以上的借款等,随意认定借款人违反合同,以转账形式制造交易流水,强制借款人签订虚假借款、收据,以砍头息、逾期费等名义向借款人征收高额费用 。为了申请非法债务,胡玉等人用虚假借款来申请债务,用语言威胁、纠缠、骚扰、涂装、烧纸等手段强迫借款人偿还非法债务,对借款人实施非法拘留、敲诈等犯罪行为,严重扰乱借款人和周边大众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破坏村庄环境,周边大众恐慌,社会影响恶劣 。

为了扩大贷款范围,胡玉等人以校园贷款的名义对市内的一部分高中生实施非法贷款,借款学生无法按期偿还或无法偿还时,强迫他们作为非法贷款业务员在高中扩大非法贷款业务,获利 。胡玉等人实施套期贷款违法犯罪涉及淮南市高中多名学生,导致2名学生退学,5名学生休学的严重后果 。同时,胡玉等人擅自去高中扰乱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用电话和邮件骚扰高中教师,给学校施加压力强迫学生偿还 。胡玉等人的行为造成部分借款学生及家人先后跳河、自杀等行为 。

【经营套路贷致1大学生自杀身亡 首犯获刑25年】套期贷款犯罪手段环环相扣,强迫借款人偿还所谓债务,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和谐稳定 。大通区检察院受理案件后,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地位,解决金融市场风险,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合法权益,全力调查案件 。该院成立了以检察长胡厂为主办方的事务小组,经过多次事件分析研究人员,充分研究事件定性、事实、证据收集、固定等方面,确保事件处理质量,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