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木雕瑰宝”再度复活 掌墨师至今仍是谜
推开厚重的木门,阳光洒落在殿内,屏风和圆柱闪耀着川南木雕土漆所独有的紫红色光芒 。绕过屏风,缓步在殿外,拾阶而上六角凉亭,一所金碧辉煌的宫廷式殿宇赫然呈现 。
日前,随着叙永县春秋祠观音殿和六角凉亭的修复完毕,这所臻川南木雕艺术之巅峰,见证了古蜀盐茶贸易兴盛的宫殿——春秋祠,开始还原本来的建筑格局和历史风貌,一同还原的,还有春秋祠鲜为人知的故事 。
关羽坐镇
曾是商贾云集的高级会馆
春秋祠,又名陕西会馆,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县城内的陕西街和盐店街之间 。2006年5月25日,春秋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作为巴蜀与云、贵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叙永自古盐商络绎不绝,往来频繁,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包括陕西、山西、江西等11个省份的商贾聚居此地,一时盐帮会馆林立 。当外来文化和本土信仰交融共生,商贾们对诚信的恪守加上民风对忠义的崇尚,祭祀关羽也就成为所有人的共同追求 。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陕西、山西两地盐商在关帝庙原址上,历时六年修建一座会馆,主祀关羽 。因关羽喜读《春秋》,同时照顾当地原关帝庙习俗,盐商会馆建成后取名“春秋祠” 。
见证历史
杰作或出自颐和园工匠之手
据春秋祠内陈列的木刻《春秋祠记》记载:“春秋祠历时6年始成,面积2500平方米,耗资白银三百万两 。”另据叙永县志记载,为保证春秋祠能够有足够的经费来保障,陕西、山西盐帮特意上奏朝廷,要求在修建之日起,从每两盐巴的交易里面,专项提取4钱白银 。
长达六年的修建过程中,这项工作从未间断 。最终,朝廷耗资达30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人民币数以亿元之巨 。陕西、山西盐帮以春秋祠的落成,进一步奠定了他们在盐帮中的地位 。
春秋祠正殿主梁上刻有三名建造者掌墨师(主匠)刘为、江继三和江云武的名字,但没有留下这三人的相关史料记录,现在也无从考证他们的来历,只是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春秋祠掌墨师刘四喜的故事,认为他是参加颐和园工程专事雕刻慈禧太后宝座的工匠 。
宝座雕成,功告忘情,便试坐其上,因而获罪被流放,适逢叙永建造春秋祠,受盐商聘请执刀献艺而成就了今日名闻遐迩的一代名祠 。此民间传说之刘四喜与刘为是否同一个人未得考证,故事传说增加了春秋祠建造过程神秘色彩,为后人留下了想象空间 。
艺术精湛
木雕石刻缔造川南建筑瑰宝
春秋祠殿宇的枋额、斜衬、门楣、棂窗、花牙子和石础上,分别镂刻历史故事、戏剧场面、社会生活、山水画卷、龙、凤、花、鸟、虫、鱼等,其中百鸟梅花窗和叙永八景是精品 。“百鸟窗”是正殿后壁上装置的八扇雕窗,雕刻百余只不同姿态的仙鹤、蜻蜓,以梅枝布局衬托,动物神态和植物造型巧妙配合,创造了一幅极致水平的生态木雕精品画卷 。“叙永八景”浮雕以写生手法雕成,历史人文与生态环境融于一景 。
其左耳房布置双桥夜月、定水晓钟、宝珠春眺、红岩霁雪,右耳房布置漫岭腾云、万寿朝霞、铁炉晚渡、流沙悬练 。画面生动传神,并配刻即景诗句 。诗画互映,妙趣横生 。在天井、院坝上,各配环境适宜的荷池、假山、翠竹和树木,使整座院落生态风格既不雷同又自然协调相互照应,别有气度 。
走进春秋祠的正殿,更能感受到匠心独具的艺术水平 。正殿屋脊布二龙戏珠雕塑,二龙各长10米 。天花板五层藻井,层层上收,井顶彩绘一龙,处于殿堂最高位置,犹如天龙游空,灵气自生 。藻井四周均布84个正方形图案,每方彩绘神态各异丹凤一只,其头部均朝向藻井正中的游天彩龙 。立柱彩凤和天花板彩凤合计99只,再加上殿中原关羽的丹凤眼,由此营造出百凤朝阳景象 。
“雕刻的手法非常多样 。”叙永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刘静说,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交替使用,营造出细腻精美的风格 。美学家王朝闻在游览春秋祠之后,就对祠中的木刻、石刻倍加赞赏,誉为“川南瑰宝,木雕一绝”,“春秋祠也因为精美的雕刻,被称为川南木雕博物馆 。”
峥嵘再现
历经波折春秋祠将恢复“真身”
“春秋祠的命运多舛,建成以后屡遭劫难 。”叙永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刘新说,“如果不是当地百姓的暗中保护,可能早已被销毁殆尽 。”刘新表示,春秋祠修建适逢晚清,国家动荡,叙永古城成为土匪经常光顾的对象,春秋祠当时往往就作为战时的司令部 。在不断的攻防战争中,春秋祠各殿屋脊上的琉璃件被土匪们用作防御的城垛子工事,在战火中,琉璃件和其他设施被毁坏不少 。战时,春秋祠内的精巧的木雕被变卖补充军饷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