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组成用量】
茯苓、白芍各10g,炮附子、白术各9g,生姜8g 。
【服用方法】
水煎服 。
【功效作用】
方中说:炮附子温阳散寒,可恢复肾脏化气行水功能 。白术健脾除湿 。生姜温胃散水,茯苓淡渗利水 。五药合用,能呈温阳利水之功效 。
本方具有强心利尿,促进胃肠吸收,排除体内残余物质,调节水液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脾肾阳衰,水邪为患,见有浮肿,小便不利,口不渴,苔白为其汤证之要点 。
本方适用于治疗盗汗、失眠、梅尼埃综合征、腰痛、肾炎尿毒症、肝硬化腹水、中耳炎、双手震颤、小脑共济失调症、疝气症、风痒、顽固性呕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房事后汗出不止、冠心病、高血压病、咯血、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结核性腹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特发性浮肿、营养不良、肥胖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经行浮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妊娠合并肾炎、肾积水、眼睑水肿、低压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肠结核、妊娠合并心脏病、阴痒、卵巢囊肿、输卵管炎、崩漏、痛经、传染性肝炎、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慢性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脱疽、失音、手足青紫症、氯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舌血管神经性水肿、妊娠合并尿潴留、带下、缺乳、产后汗出、小儿痿壁、夜间多唾、慢喉痹、发作性睡病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脉沉者之病人 。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急性左心亵竭(心肾阳虚型)治宜温阳利水,宁心安神 。
以本方去白芍,加黄芪20g,党参15g,泽泻10g,车前子(包)9g,干姜、肉桂各3g为主治方 。
若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3g,生姜3片 。水肿甚者,加猪苓10g,葶苈子6g 。汗多者,加牡蛎15g(先煎),浮小麦10g 。
2.呼吸衰竭(脾肾阳虚型)治宜健脾温肾,化痰利水 。
以本方去白芍,加党参20g,葶苈子、桑白皮各15g,桂枝,泽泻各12g为主治方 。
若小便清长者,加覆盆子、枸杞子各15g 。小便不利者,加猪苓15g 。
3.结核性腹膜炎(阳虚水泛型)治宜补肾益脾,温阳利水 。
以本方加泽泻、猪苓各12g,桂枝9g为主治方 。
若腹痛者,加丹参15g,木香6g 。腹胀甚者,加陈皮、厚朴各12g 。动则气短者,加黄芪15g,党参12g 。
4.慢性支气管炎(脾肾阳虚型)治宜温阳化饮,降气平喘 。
以本方加紫石英(先煎)、泽泻各15g,海哈壳10g,仙灵脾9g,干姜6g,沉香末3g(冲服)为主治方 。
若咳喘日久不止,而无痰者,加罂粟壳9g,诃子6g 。咳喘甚而自觉气从腹部上冲胸咽者,加白石英(先煎)20g,桂枝10g 。饮食不香,大便溏薄者,加肉豆蔻9g,吴茱萸3g 。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包)15g,肉桂粉3g(冲服) 。
5.肺气肿(脾肾阳虚型)治宜温阳纳气,利水平喘 。
以本方加桂枝,猪苓、泽泻各10g为主治方 。
若喘甚者,加紫石英15g(先煎),肉桂粉2g(冲服),沉香粉1.5g(冲服) 。水肿难退者,加泽兰、葶苈子各15g,北五加皮6g 。
6.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治宜温阳利水 。
以本方加桂枝15g,泽泻12g为主治方 。
若气虚明显者,加生黄芪15g,人参9g 。水肿较甚者,加猪苓15g,防己12g,北五加皮9g 。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脾肾阳虚,水湿浸溃型)治宜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
以本方合五苓散(猪苓、泽泻各12g,桂枝6g)再合二陈汤(陈皮、半夏各10g)为主治方 。
若水肿势剧者,加黑、白丑各6g,沉香粉3g(冲服) 。血瘀甚,发绀明显,颈脉怒张时,加丹参、泽兰各15g,红花、北五加皮各6g.
8.心肌病(阳虚水泛型)治宜温阳利水 。
以本方加车前子20g(包),桂枝、尊苈子各10g为主治方 。
若汗出不止者,加生牡蛎20g(先煎),浮小麦15g,山萸肉10g 。小便短少者,加冬瓜皮15g,生姜皮12g 。
9.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肾阳虚型)治宜温补心肾,利水消肿 。
以本方加黄芪15g,汉防己、桂枝各10g为主治方 。
若心悸、汗出者,加生牡蛎30g(先煎),山萸肉10g 。浮肿甚,尿少者,加车前子(包)冬瓜皮各15g 。
10.感染性心内膜炎(阳虚水泛型)治宜温阳利水 。
以本方加桂枝10g为主治方 。
若心悸、气短、汗出者,加黄芪15g 。人参10g 。水肿甚剧,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20g(包),猪苓10g 。
11.病毒性心肌炎(阳虚水泛型)治宜温阳利水 。
以本方加车前子(包)、黄芪各15g,桂枝10g为主治方 。
若咳逆而倚息不得卧者,加葶苈子10g,北五加皮6g 。大便溏薄者,加炒薏苡仁15g,补骨脂10g 。
12.急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水气泛滥型)治宜温补脾肾,通阳利水 。
以本方加大腹皮、冬瓜皮各20g,生姜3片为主治方 。
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g,半夏10g 。脘腹胀满者,加厚朴12g,枳实9g 。13.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利湿消肿 。
以本方合实脾饮加减:车前子30g(包),茯苓、白术、泽泻、大腹皮各15g,厚朴12g,熟附子(先煎)、桂枝各9g,生姜6g为主治方 。
若口干咽燥、舌红者,去附子、白术,加生地、丹皮各12g 。喘促明显者,加杏仁、桑白皮各12g 。
14.慢性肾功能表竭(阳虚水泛型)治宜温补脾肾,利湿消肿 。
以本方加车前子20g(包),大腹皮、泽泻各15g,牛膝12g,桂枝6g,生姜3g为主治方 。
若声弱气短者,加黄芪15g,党参12g 。夜尿频数者,加菟丝子、补骨脂各12g,桑螵蛸、益智仁各9g 。
15.特发性浮肿(肾虚水泛型)治宜温肾散寒,化气行水 。
以本方去白芍,加大腹皮15g,泽泻12g,党参10g,肉桂、生姜各6g为主治方 。
若舌暗紫色者,加丹参、红花各10g 。水肿甚,而小便又不利者,加服五苓散,或加猪苓15g 。
16,营养不良(疳肿胀,脾肾阳虚,气不化水型)治宜温阳化气,行水消肿 。
以本方去白芍,加黄芪15g,车前子(包)、泽泻、仙灵脾各10g,姜皮3g,大枣5枚为主治方 。
17.肥胖症(脾肾阳虚,痰湿不化型)治宜补脾温肾,通阳化湿 。
以本方加怀山药、党参、仙茅、益智仁、巴戟天、补骨脂各10g为主治方 。若畏寒肢冷者,加桂枝10g,红花6g 。浮肿明显者,加车前子(包)、泽泻各15g 。腰酸腿软者,加枸杞子15g,怀牛膝10g 。腹胀,大便溏薄者,加砂仁6g(后下),焦山楂9g 。
18.风湿性心脏病(心肾阳虚,水湿潴留型)治宜补益心肾,温阳利水 。以本方去白芍,加北五加皮15g,泽泻、泽兰、车前子(包)、猪苓各10g,人参、桂枝各6g为主治方 。
若多汗者,加龙骨、牡蛎各15g(先煎) 。浮肿者,加丹参9g,木通6g 。气短喘息者,加五味子8g,细辛3g 。心悸不安者,加龙齿、磁石(均先煎)各12g 。腹胀者,加大腹皮9g,槟榔6g 。
19.心律失常(心阳不振,水湿不化型)治宜温阳化湿,益气养心 。
以本方去白芍,加人参、桂枝、泽泻、丹参、益母草、车前子(包)、炙甘草各10g为主治方 。
若头晕、心悸者,加龙骨、牡蛎各15g(均先煎) 。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陈皮各9g 。脉象迟而结代者,加麻黄6g,细辛3g 。下肢浮肿者,加猪苓15g,牛膝9g 。
2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虚水肿型)治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
以本方去白芍,加泽泻10g,桂枝5g为主治方 。
若腰痛甚者,加桑寄生20g,川续断10g 。
21.羊水过多(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肾健脾,利水消肿 。
以本方加当归10g,炮姜6g,鲤鱼一尾(去鳞及肠杂)为主治方 。
22.妊娠合并肾炎(肾阳虚表性)治宜温阳化气,行水安胎 。.
以本方加菟丝子、川续断、怀山药各15g,广木香6g为主治方 。
若水肿严重,小便不利者,加白茅根,车前子(包)各15g,冬瓜皮10g 。
23.肾积水(肾阳虚表型)治宜温补肾阳,化湿利水
以本方加益母草30g,杜仲、补骨脂各15g,大腹皮、陈皮、怀牛膝各10g,仙灵脾、桂枝各6g为主治方 。
24.低压性青光眼(脾肾阳虚型)治宜补肾温阳,健脾益气 。
以本方合理中汤(党参15g,千姜10g,炙甘草6g),再加丹参、车前子(包),覆盆子、枸杞子、女贞子各15g,红花6g为主治方 。
【真武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25.视网膜脱离(脾肾阳虚型)治宜温阳利水 。
以本方加黄芪15g,党参、仙灵脾、猪苓各12g,炙甘草6g为主治方 。
26.梅尼埃综合征(寒水上泛型)治宜温阳利水 。
以本方合五苓散(猪苓15g,泽泻12g,肉桂10g),再加吴茱萸9g,甘草6g为主治方 。
若耳鸣不止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5g 。耳聋不聪者,加菖蒲15g 。
27.妊娠合并心脏病(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肾健脾 。
以本方加黄芪、党参各15g,车前子(包)、泽泻各10g为主治方 。
若喘息不能平卧严重者,加葶苈子、冬瓜皮各15g,防己、桑白皮各10g 。胸闷,舌暗有瘀斑,气滞血瘀之象明显者,加鸡血藤、丹参各15g,川芎6g 。28.冠心病(心肾阳虚,清阳不升型)治宜温肾扶阳,化气行水 。
以本方加桂枝15g为主治方 。
29.真菌性肠炎(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 。
以本方加炮姜、广木香各6g,煨葛根、煨诃子、山楂肉各10g为主治方 。30.肾绞痛(肾阳不振,寒凝气滞型)治宜温阳化水,解痉行滞,通腑止痛 。以本方加车前子(包)15g,橘核、荔枝核各10g,苍术、生大黄各9g为主治方 。
3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型)治宜补肾温阳,健脾利水 。
以本方加桂枝9g,仙灵脾、仙茅各10g,干姜、党参各10g,黄芪15g,陈皮6g为主治方 。
32.小脑共济失调症(脾肾阳虚,痰湿瘀阻型)治宜温肾健脾,化痰除湿,祛风活络 。
以本方加桂枝15g,防风14g,钩藤20g,全蝎6g,地龙、法半夏各16g为主治方 。
33.卵巢囊肿(脾肾阳虚,寒湿内聚型)治宜补肾健脾,温阳化气行水 。以本方加肉桂6g为主治方 。
34.输卵管炎(脾肾阳虚,寒滞肝脉型)治宜温补脾肾,通脉散寒 。
以本方加玄胡索30g,香附、赤芍各12g,干姜、桂枝各9g为主治方 。
35.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阳虚,冲任不固型)治宜温阳补肾,调理冲任 。
以本方加生黄芪、旱莲草各30g,当归12g,阿胶15g,炮姜9g为主治方 。36.痛经(脾肾阳虚,寒湿内阻型)治宜温补脾肾,散寒除湿止痛 。
以本方加苍术12g,桂枝9g,细辛3g为主治方 。
37.妊娠合并尿潴留(肾阳虚衰型)治宜温阳行水 。
以本方加泽泻12g,木通8g,肉桂6g为主治方 。
38.白带增多(脾肾阳虚,带脉不固型)治宜温补脾肾,固涩止带 。
以本方加苍术15g,陈皮12g,淮山药、薏苡仁各30g,煅龙骨、煅牡蛎各15g,菟丝子,川续断各10g为主治方 。
39.产后缺乳(脾肾阳虚,水泛肌肤型)治宜温肾散寒,健脾利水 。
以本方加黄芪党参各30g,桂枝12g,麻黄3g为主治方 。
40.顽固性失眠(心肾阳虚型)治宜温补心肾 。
以本方去白术,加肉桂9g,干姜8g,远志12g,甘草3g为主治方 。
41.哮喘(肺脾阳虚型)治宜温肺补脾 。
以本方加法半夏、防风各15g,细辛、干姜、麻黄各6g,炒莱旅子9g,杏仁5g为主治方 。
42.慢性肾炎尿毒症(寒湿郁热水肿型)治宜温肾健脾化湿,佐以降浊泻热 。
以本方加猪苓、法半夏各10g,生大黄4g为主治方 。
43.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
以本方为主治方 。
若肾阳虚甚者,加紫河车15g,巴戟天、鹿角片各12g 。若脾阳虚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 。
44.心源性水肿(脾肾阳虚型)治宜温阳利水,
以本方为主治方 。
若水肿严重者,加车前子(包)15g,泽泻12g 。若自汗多者,重用芍药,加酸枣仁20g 。
45.慢性腹泻(脾胃虚弱,肾阳不足型)治宜温补肾阳,健脾止泻 。
以本方加淮山药、薏苡仁各30g 。
46.肠结核(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肾阳,健脾和胃 。
以本方加补骨脂12g,吴茱萸3g,肉豆蔻、五味子各6g为主治方 。
47.发作性睡病(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型)治宜温补肾阳,健脾和胃 。以本方加麻黄、细辛各6g,枳实9g为主治方 。
48.慢性中耳炎(流红黄水)(命门火表,血失温固型)治宜温阳固肾 。以本方加仙茅15g,山萸肉12g,五味子6g,仙鹤草30g为主治方 。
【注意事项】
本方药性温燥,故而阴虚患者不宜服用 。
推荐阅读
- 食用油的分类
- 《美しき残酷な世界 _美丽而残酷的世界 (《进击的巨人》TV动画第1-13集片尾曲)》MP3歌词-
- 《定格的记忆》MP3歌词-陈柯宇
- 冰糖炒出甜苦味的焦糖色,还能用来卤肉吗?
- 手抓饭是什么地方的菜,怎么做?
- 汪小菲参加party辣妹作陪 大S:不过问他的行踪
- 《一年生2》的结局是好的么?剧情好看男主嫩帅
- 博德之门3
- 内向类型男生谈恋爱的技巧
- 从“包办婚姻”到“自由选择”,如何把喜欢的人追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