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著名说客有哪些 苏秦家族皆为游说好手
“左支右绌”这个成语今天的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 , 字面意思是应付了左面 , 右面又觉得不够 , 形容顾此失彼 , 穷于应付的窘况 , 尤其用于财力不足或理亏而穷于掩盖的场合 。那么 , 到底什么是“支” , 什么是“绌”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 。“左支右绌”最早写作“支左屈右” , 语出《战国策·西周策》“苏厉谓周君”一节 。战国末年 , 周王室内乱 , 京畿之内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 , 又分为西周、东周二侯国 , 本节的“周君”即指西周侯国之君 , 苏厉是著名说客苏秦和苏代的弟弟 。当时秦将白起攻势极猛 , 先后败韩、魏 , 紧接着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 大梁是西周侯国王城洛阳的门户 , 大梁一破 , 洛阳指日可下 , 因此苏厉决心为西周之君游说白起 。
苏厉游说白起的一段话极富智慧 , 他先以楚国神射手养由基作比:“楚有养由基者 , 善射 , 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 百发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曰:‘善射 , 可教射也矣 。’养由基曰:‘人皆善 , 子乃曰可教射 , 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夫射柳叶者 , 百发百中 , 而不已善息 , 少焉气力倦 , 弓拨矢钩 , 一发不中 , 前功尽矣 。’”
【战国时期著名说客有哪些 苏秦家族皆为游说好手】养由基对过客的态度很不满 , 于是傲慢地询问过客是否善射 , 结果过客回答说:“您射柳叶固然百发百中 , 但是却不趁着射得好的时候休息一下 , 等会儿气力衰竭 , 弓拉不正 , 箭身搭得弯曲的时候 , 一发不中则前功尽弃了 。”其中“支左屈右”一词 , “支”即支撑 , 指左臂支撑拉弓 , “屈”即屈曲 , 指右臂弯曲扣箭控弦 。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在《列女传·晋弓工妻》一篇中记载:“左手如拒石 , 右手如附枝 , 右手发之 , 左手不知 , 此盖射之道也 。”左手撑持如同推拒大石头 , 右手轻捷如同拉满小树枝 。《越绝书》中亦有“左手如附太山 , 右手如抱婴儿”的记载 , 同样是“支左屈右”的形象写照 。
《史记·周本纪》引述这则故事时 , 将“支左屈右”写作“支左绌右” , “绌(chù)”亦即弯曲之意 。再后来位置调换 , 于是就变成了今天使用的“左支右绌”这个成语 , 但是射箭之法的本义却早已失去了 。苏厉对白起的游说还没有结束:“公之功甚多 。今公又以秦兵出塞 , 过两周 , 践韩而以攻梁 , 一攻而不得 , 前功尽灭 , 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白起您的功劳已经很多很大了 , 但是这次您率军出塞 , 中途需要经过两周和韩国 , 然后才能攻梁 , 就好比养由基一样 , 万一一攻而不得 , 岂非前功尽弃了吗?所以您最好称病不出 。苏厉虽然没有两位哥哥的名气大 , 但从游说白起的这段话中也可看出他的智慧和功底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芈月传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的一位公主
- 揭秘:民国时期上海名媛离名妓有多远?
- 春秋战国政治 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
- 日本古代历史上著名奇闻“天皇造反”是怎么回事
- 汉武帝时期谜案 窦婴之死与“先帝遗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