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一老妇到到榕湖饭店,两位元帅亲自出面接见,她是谁?

勒克莱齐奥《流浪的星星》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最美好的相遇,但却应该有为了相遇或者重逢,所做的最美好的努力 。”
世界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相遇与离别的剧目,每一个重逢都是难能可贵的“意料之外”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的英雄冲向前线,为着共同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 。
新中国的建设,是一代一代的人用坚定的意志共同努力而得来的 。这段日子里,许许多多舍弃小家,成全大家的例子,下了战场能够再次见到家人的士兵,也是少之又少 。
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几乎可以说战争便意味着离别,可能无法再次相遇重逢 。当然,也有这样的一件事,一位老人在给元帅递上纸条后,得到了两位元帅的亲自迎接,而这位老人正是胡少海的女儿 。
|63年,一老妇到到榕湖饭店,两位元帅亲自出面接见,她是谁?
文章图片

五少爷干革命
胡少海出生于湖南一个地主家里,在家排行老五,所以一直被人叫做“五少爷” 。他并没有经历过什么艰难困苦,从小家里从没有揭不开锅的时刻,生活上可以说一直很幸福,不愁吃、不愁穿,甚至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以说是胡少海的真实写照 。他并没有像其他地主家孩子一般嚣张跋扈,生来就为了继承家产,而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内心,单纯而善良的性格,为他的未来弃笔从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起初他企图用文笔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于是,跟随自己的哥哥前往大城市进行学习,各种思想的爆发而出的城市,让胡少海接触到了许多从未了解过的世界,他也真正的开始了解中国,开始了解人民百姓的艰难困苦 。
|63年,一老妇到到榕湖饭店,两位元帅亲自出面接见,她是谁?
文章图片

为此,他决定成为家族内的“异类”,离开故土,开始自己的革命生涯 。
1921年,他加入了一方民兵组织,随着军事领导能力的显露,他逐渐积累军功,升为连长、营长、团长……在北伐战争的战场上,时常能看到胡少海的身影 。
北伐战争的失败,胡少海彻底认识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并对国民党失去了希望 。对比共产党革命的意图,他顿时大彻大悟,自己所要的追求与共产党是一致的 。
于是,他带领自己的一部分兄弟加入了共产党,扩大了共产党的阵营,并为共产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
|63年,一老妇到到榕湖饭店,两位元帅亲自出面接见,她是谁?
文章图片

难题面前的决定
加入共产党队伍后,朱德成为了胡少海的上级指挥,在朱德元帅的领导之下,胡少海依旧保持着国民党军队的名号,帮助共产党顺利收复了宜章城 。
只是,这个大功背后给胡少海带来了大难题,自己的家族身为大地主,无条件依附于国民党的阵营,自己的这一个举动,无疑是暴露了自己共产党阵营的身份,也就意味着自己要与整个家族决裂 。
在这种难题面前,胡少海没有被亲情所摇摆不定,而是坚定地站在共产党阵营,甚至想要让家族成员理解共产党的思想,宣传土地革命,帮助广大人民百姓 。可以说“舍小家,为大家” 。
|63年,一老妇到到榕湖饭店,两位元帅亲自出面接见,她是谁?
文章图片

本就是地主一辈子的家庭,哪里能接受这样的土地革命,于是,胡少海彻底告别了故土,不再执念于感悟自己的家人 。踏上作为共产党的革命道路,成为了工农革命军的团长、师长 。
前期的军事经验,以及本身超高的军事领导能力,让胡少海不负众望,先后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 。朱德元帅十分欣赏胡少海的能力与品性,便邀请他一同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共同建设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为此,胡少海更是全力以赴,为党的发展扫清了无数障碍和绊脚石 。
1930年的夏天,福建的一次侦查之中,胡少海亲自前往战场前线进行侦查,不过,此次却成了他最后一次上战场 。年仅32岁的胡少海,在此次战役中不幸中弹身亡,成为了党组织的遗憾 。
|63年,一老妇到到榕湖饭店,两位元帅亲自出面接见,她是谁?
文章图片

土地革命
家族的衰败
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如期进行推广,胡少海的地主家族开始走下坡路 。只是胡少海并不是无牵无挂的革命,早在他弃笔从戎之前,他还是听从了家族的安排进行了联姻,只是后期他主动提出离婚 。这段婚姻经历,带给了他两个女儿 。
在胡家衰败后,这两个女儿中的姐姐胡蝶英也离开了人世间,只剩下妹妹胡慈英带着自己的子女,改名胡贞,独自一人辗转各地讨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