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网+元宇宙,看起来很美?( 二 )


过于依赖单一业务、亏损望不到头、以及依赖头部大客户……声网虽然讲了一个“实时互动云”的故事开头 , 但至今还没找到更圆满的结尾 。
声网能乘元宇宙“东风”吗?现如今科技圈中最破圈的词汇莫过于元宇宙 。 一夜之间 , 元宇宙从科技圈的极客 , 变成普通大众广泛谈论的话题 , 不少大企业或创始人都表示看好并要布局元宇宙 。
英伟达、特斯拉、腾讯、百度等都纷纷宣布入局元宇宙 , Facebook更是为了元宇宙直接改名为META 。
元宇宙的构建 , 本身就与虚拟现实等互动生态息息相关 , 作为实时互动云平台 , 声网自然不会置身事外 。
声网CEO赵斌曾经描述过声网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将实时视频参与体验嵌入到任何应用中 , 让实时互动无处不在 。 ”
如今这一套逻辑也可以迁移到元宇宙上 。 赵斌曾表示过 , 声网接下来还会做“元宇宙”技术服务商而非运营商 。 同样是搭建底层技术基础 , 元宇宙能为声网带来新的想象力吗?
元宇宙所需的技术能力 , 一方面是在实时互动方面 , 赵斌认为 , 声网具有实时音视频API等技术能力或类似解决方案 , 可以实现虚拟空间的实时感知以及沉浸感 。
【声网+元宇宙,看起来很美?】比如2021年8月 , 在上海VapolloTheater , 国内首场虚拟偶像神乐七奈实时跨国演唱会举办 , 这次虚拟偶像演出音频的实时远程传输技术的提供者就是声网 。
对于to B的企业来说 , 优质的产品技术永远是王道 , 公司型客户需要的是专业化、效率化的工具 , 声网还在发布新的产品 , 比如在本季度 , 声网发布了全链路加速FPA , 这款全链路加速FPA技术产品 , 据说能保证解决卡顿、掉线或不连贯的问题 。
声网之前还打造了全自动多场景模拟声学实验室 , 声网希望能够成为元宇宙中的“水和空气” , 为做元宇宙的平台继续提供基础设施 。
如今元宇宙作为时下的新风口 , 声网也会与元宇宙概念股产生关联 。 但设想归设想 , 虽然关于元宇宙的前景很美好 , 但诸多运用还停留在设想层面 , 业务上依然难落地 。
摆在从业者面前最迫切的难题 , 首当其冲就是如何获得真正的沉浸感 , 关于AR、VR , 一直有不少网友吐槽 , “沉浸感并不强” , “语音识别能力差”、“场景切换以后系统反应不灵敏卡顿” , 如何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切换中拥有沉浸体验 , 仍然是元宇宙相关技术公司面临的挑战 。
其次 , 如何做到赵斌所说的“真正的无处不在” , 恐怕难度并不小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目前只能做“轻型元宇宙” , 因为相关技术、基础设施都尚未成熟 , 诸多想法还停留在概念里 。 其次 , 国内的用户积累更是一个长期过程 , 元宇宙是一个宏大的规模 , 以目前的形势看 , 离理想中的元宇宙规模恐怕还是十万八千里 。
声网下一个增长空间在哪里?元宇宙赛道的回报暂不明朗 , 那么声网下一个增长空间在哪里?
一直以来 , 声网的盈利模式 , 主要是为开发者提供实时视频、实时音频、实时消息、实时录制等多个API(应用程序接口)平台服务 , 每月有1万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间 , 当开发者的使用量超过限度后 , 声网也将收取一定费用 。

声网还在不断尝试延伸新的领域以拓展新用户 。 比如最近推出了关于在线K歌房的解决方案 , 开发者与企业可快速构建在线K歌房 , 场景也比较广泛:在线音乐、语聊房、直播、视频相亲等各类社交泛娱乐场合都可使用 。
但无论是哪个场景 , 初期的流量获取都将是一个难题 , 而且获客成本也并不小 , 而且部分业务上 , 声网也要面对与巨头的竞争 , 如果声网能验证自己的产品护城河优势 , 机会自然不用多说 。
这两年 , 在业务扩张上 , 除了自研外 , 声网也走上了投资之路 。
声网目前的投资方向还是放在了相关生态中 , 包括投资声网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以及具体渠道合作伙伴等 , 比如今年1月 , 声网全资收购了在线互动白板公司Netless , 又收购了即时通讯云和客服云服务商环信Easemob 。
声网选择的环信以及Netless , 目前来看依然没有脱离互联网的范畴 , 没有进行步子很大的跨界 。
中信证券认为 , 声网的竞争对手包括腾讯云代表的公有云厂商、Tokbox代表的RTE厂商、Twilio代表的CPaaS厂商、ZOOM代表的视频会议厂商以及WebRTC代表的开源项目 。
这一点声网自己也曾坦率过 。 在早前的招股书中 , 声网将腾讯云、阿里云、TokBox、美国的Twilio列为竞争对手 , 巨头依然是声网避不开的劲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