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经过11天的法医学检查以及多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查 , 哀牢山四名地质调查队员遇难原因已经查明:他们均因低温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死亡 。 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 。
换句话说 , 四名地质队员都是因为山区气温骤降 , 冻死的 。
在这里 , 谨向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致敬!愿逝者安息!
数千搜救队员进山救援
结合之前搜救过程中陆续传出的消息 , 四人进山时携带的食物没有吃完 , 他们身上带了香烟和打火机并且使用过(搜救队员发现他们之前遗留的烟头和火堆) , 矿泉水瓶里用于引火的汽油也还有剩 , 我们依然不免产生疑问:人体失温到底来得多快 , 以至于他们都来不及点火取暖自救?要知道卖火柴的小姑娘也是划光了她的火柴后才被冻死的呀!
先说答案 , 大多数人会在出现体温过低之后的15~30分钟之内死亡 , 有些人能坚持更久 。 但只需要几分钟 , 他就已经失去了自救能力 , 也就是说几分钟之内如果他不自救或者没人救他 , 后面的时间他所能做的就是安静地等待死神降临 。
野外保险必须做足保护
美国每年约有1500人死于体温过低 , 其中以老年人和男性居多 。 许多人因穷困被冻死在家里或街头 , 一些年轻人死于户外探险和冷水 。
一般情况下 , 我们的皮肤和皮肤下的脂肪层能帮助我们抵御寒冷 。 遗憾的是 , 几十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由猿进化到人时 , 可能是因为非洲稀树草原太热 , 他们褪掉了厚厚的体毛 。 从那以后 , 人类拥有了光滑的皮肤 , 却只能靠兽皮和衣服保暖 。
在寒冷的日子里 , 如果穿的衣服不够多 , 大量的热能会从皮肤表面和我们呼出的废气里散失掉 , 人体会启动颤抖模式 , 这是失温的开始 。
颤抖意味着身体失温
正常的人体温度介于35.6~37.5°C之间 , 请注意这不是指皮肤温度 , 而是我们核心器官(心、肝、脑)的温度 , 通常称核心温度 。 为了维持核心脏器的温度 , 大脑会发出指令 , 牺牲掉其它一切“不重要”的功能 。
在突然遭遇寒冷时 , 我们会不自觉地起一身鸡皮疙瘩 , 这是猿进化到人时遗传下来的残余反射 。 皮肤下面的神经末梢受到寒冷刺激 , 它会第一时间向下丘脑发送信号 , 下丘脑接到信号后就指令皮下绒毛直立肌收缩 , 同时排出汗腺里的汗液 。
绒毛直立肌收缩会让汗毛一根根竖起来 , 同时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皮肤的热量 , 这看起来与保暖的需求相矛盾 , 但它的好处是皮肤因此变得干燥 , 干燥的皮肤有利于保暖 。
汗毛起竖实际是在排汗
但是如果我们贴身穿的衣服是湿的 , 那就麻烦大了 , 因为湿衣服不仅不能保暖 , 还会使身体热量流失的速度比不穿衣服快25倍!所以在寒冷天气里你做户外运动至少需要穿三层衣服:最贴身的衣服要选择透气的化纤材质 , 在化纤衣服的外边再穿吸汗保暖性好的棉质衣服 , 最外层要套上防水保温的冲锋衣 。 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是你剧烈运动或者寒冷刺激出汗 , 汗水也不会停留在最贴近皮肤的衣服上 , 从而最大限度延缓失温 。
户外活动要做好防潮保暖
随着身体热量进一步流失 , 大脑会指令肌肉颤抖来制造热能 。 肌肉颤抖会产生比平常多2~5倍的热能 , 但颤抖会迅速消耗身体里的糖元——糖元是有限的 。 当大脑意识到发抖不能解决问题时 , 它会指令关闭通向皮肤和四肢的血管 , 以使更多血液流向内脏 。
到了这一步 , 意味着大脑已经穷尽了它的最后手段 。 因为手脚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会变得僵硬麻木 , 皮肤一点点坏死 , 人已经很难做出自救的动作 。 当核心温度低到33°C以下 , 人已经不会颤抖了 , 大脑开始寻求自保 , 人变得昏昏欲睡 , 出现幻觉 。 随着体温进一步降低 , 心脏跳动开始紊乱 , 随时会停止跳动 。
推荐阅读
- 65年前,哀牢山曾发现4万“野人”,36名村民离奇猝死,咋回事?
- 哀牢山救援者点烟慰亡灵,科学称没有亡灵,“鬼压床”咋解释?
- 锻炼自己的交易能力,而不是其他
- 雷击还是失温?砍刀、汽油、羽绒服齐备,地质队员是如何遇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