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项向天歌”的“曲”念几声?百人团有28人答错,蒙曼:还不错( 二 )
这也不要紧,学生只要还在学拼音,老师必然会领着他们照着拼音,将原文读上多遍。所以能把“曲”字读音搞错的人,必定不是“普通人”。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可能也会导致学生们弄错“曲”字的读音,那就是南方一些还在用方言教学的地区。一些南方人习惯讲家乡方言,小学老师上课有时候也不讲普通话。
这种现象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是有可能的,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在城市里应该不多见了,可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还有这种现象。不过假如是这样的话,他们要怎样学习拼音呢?

文章插图
那么,只剩下最后的一种可能了,那就是《诗词大会》栏目组,为了节目的效果,故意设置了这样的“百人团”高手出错的环节,逗我们玩儿。
之前在网上,见过一些针对“百人团”水平的讨论。有网友提出一个疑惑,他说:为什么“百人团”不找汉语言文学学校的学生、老师,或者找专业的编辑和诗人来参赛呢?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了吧?
然后马上就有人反驳道:如果那样操作的话,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了,这节目还有什么看头呢?的确如此,故意找一些水平参差不齐的选手,才能使“对抗”达到戏剧性的效果。
当然,题目也不能出得太深,考虑到全国观众的“实际水平”,所以出题只能在中小学课本的范围之内。否则普通观众看不懂,就不会有收视率了。
结语
“百人团”就应该错漏百出,一来既可以增加节目的戏剧性,二来还可以让观众产生一种优越感,通过观看这档节目得到情绪上的满足。看,那电视上答题的家伙,连我都不如呢,还是我更厉害!

文章插图
一档与诗词相关的节目,要想吸引到观众很难,因为受众本来比较小。所以为了收视率,偶尔制造一下效果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弄得太频繁、太明显了,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诗词大会》对普及传统文化,还是有贡献的。不过节目组在注重舞台灯光效果的同时,也应当加倍注重节目内涵。当观众傻的话,就太不好了。
推荐阅读
- 原创街舞《黄河》舞动“湾区春晚”
- 比陈小春更“怕”老婆的,不是杜江,也不是邓超,是这位硬汉
- 张淇在《朋友请听好》第二季重回“主播”台,流程娴熟
-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你知道这些女嘉宾都从哪来吗
- 虎年春晚“青岛元素”:任嘉伦、宋茜登台,中生代明星成“熟脸”
- 《只此青绿》春晚节目刷屏,其中竟有仙游元素……
- 肖战也太“抢手”了,两场舞台表演备受期待,三大平台花样官宣
- 央视春晚,“海牛Ⅱ号”首席科学家万步炎和航天员刘伯明聊了啥?
- 当年非诚勿扰“宁坐在宝马哭”的女孩,8年后过得怎么样了?
- 春晚亮点马凡舒美貌上热搜,沈腾变“老赖”,贾玲张小斐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