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一代名将于禁为何竟完败于关羽?

于禁在三国时期堪称一代名将 , 为曹氏集团的振兴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樊城之役 , 因为一着不慎 , 被关羽水淹了七军 。于禁兵败后先是被关羽羁押 , 吕蒙夺取荆州以后 , 又被孙权软禁在江南 。曹操死后 , 孙权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刘备 , 从改善孙曹关系的角度出发 , 才把于禁放回江北 。回到魏国后 , 曹丕对于禁战败后没有杀身成仁的做法深表不满 , 用庞德战败被杀的事迹羞辱于禁 , 于禁心情压抑 , 不久抑郁而死 。一场樊城之战 , 于禁输掉了不只是一次战役 , 而且输掉了自己的一代英名 , 输掉了自己的后半生 。那么 , 于禁作为一代名将 , 身率七路大军 , 却为什么却被关羽杀得大败呢?细究起来 , 这里面的门道不少 。从表面上看 , 于禁的失败是因为汉水暴涨所致 , 但为什么汉水单单淹了于禁 , 而没有冲毁关羽的部队呢?于禁不知地利是一个原因 。于禁作为一个北方将领 , 不清楚南方河流受上游降雨影响 , 说涨水就涨水 , 所以在地势低洼处扎营 , 并且 , 也没有准备一定的船只以防不测 。
其实 , 更重的原因是于禁到达樊城后 , 并没有马上投入战斗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秋七月 , 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 。八月 , 汉水溢 , 灌禁军 , 军没 , 羽获禁 , 遂围仁 。”是说曹操七月份就派于禁开赴樊城 , 到了八月才出现汉水暴涨的情况 , 大水淹了于禁 。我们换个思路想想 , 如果当时于禁率七路大军到达樊城后 , 立刻一路掩杀过去 , 曹军是有一定胜算的 。因为刘备率军西取四川 , 已经分去了关羽的半数人马 , 于禁的七路大军加上曹仁的樊城守军 , 数量上应该占有绝对优势 。并且 , 关羽部署在樊城外围 , 没有城垣作依托 , 在局势上曹军战有绝对优势 。
问题是 , 为什么在于禁的领导下 , 曹军的绝对优势却没有体现出来 , 反而让弱势的一方把自己打得大败?我们接下来看一看后面徐晃救曹仁的故事 , 或许能够从徐晃救曹仁的过程找到些于禁失败的原因 。话说于禁兵败后 , 关羽四面合围樊城 , 曹操为了保证荆州一带的战略支撑 , 派出徐晃继续增援曹仁 。《三国志·魏书·赵俨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非常值得玩味:“晃所督不足解围 , 而诸将呵责晃促救 。俨谓诸将曰:‘今贼围素固 , 水潦犹盛 。我徒卒单少 , 而仁隔绝不得同力 , 此举適所以弊内外耳 。当今不若前军偪围 , 遣谍通仁 , 使知外救 , 以励将士 。计北军不过十日 , 尚足坚守 。然后表里俱发 , 破贼必矣 。如有缓救之戮 , 余为诸军当之 。’诸将皆喜 , 便作地道 , 箭飞书与仁 , 消息数通 , 北军亦至 , 并势大战 。羽军既退 , 舟船犹据沔水 , 襄阳隔绝不通 , 而孙权袭取羽辎重 , 羽闻之 , 即走南还 。”
【三国历史上一代名将于禁为何竟完败于关羽?】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徐晃的部队到达樊城后 , 诸将都要求徐晃赶紧攻打关羽以解樊城之围 。但是赵俨对大家说 , 现在关羽对樊城包围严密 , 汉水在淹了于禁的七路大军后 , 水势还没有消退 。我们部队现在人又少 , 并且又和曹仁隔绝 , 不能同心协力 。现在从樊城的守军情况看 , 再坚持十天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 不如先把部队向前压一压 , 不去进攻 , 派人告诉曹仁外面有了救兵 , 来激励樊城守军 。然后我们再与曹仁一起反攻 , 关羽必败 。如果因为我们救援迟缓而被治罪 , 全由我负责 。诸将听了都很高兴 , 于是通过挖地道、把箭绑在箭上的办法与曹仁沟通 。接着 , 后续救援的人马陆续到来 , 开始与关羽交战 。后来 , 关羽后退了 , 但还占据着沔水 。再后来孙权袭取了荆州 , 关羽才退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