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前两天,看《少年说》,一个8岁的小男孩控诉爸爸妈妈偏心,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




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文章插图

小男孩叫暴宇轩,站在台上历数父母的“三大罪状”:
罪状一:自己写作业写的慢,妹妹写的快,妈妈总说怎么不向妹妹学习?罪状二:妹妹过生日,妈妈把房间都装饰成了粉色,到处都是气球,一到他过生日,一个蛋糕打发他。罪状三:每个月都发火的爸爸因为嫌他的玩具太多,全部都扔了,但是妹妹的玩具却堆积成山。


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文章插图

结尾,男孩发出一句灵魂拷问:爸爸妈妈,难道妹妹是你们亲生的,难道我就是送外卖送的吗?




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文章插图

妈妈站在台下,一边抹眼泪一边对儿子说:“你是妈妈的第一个宝贝,妈妈当然更爱你了,但是妈妈觉的你是哥哥,你应该做好妹妹的榜样,所以妈妈就对你要求多一点。”而爸爸则解释说之所以扔掉玩具是不希望儿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沉浸在玩具中间,希望培养孩子坚定独立、坚持执着的性格。




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文章插图

听到爸爸妈妈的解释,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父母对两个孩子的“差别待遇”:
妈妈是个心软的人,当着妹妹面说更爱儿子(很显然谁示弱就对谁更好一些),妈妈希望儿子优秀,却拿妹妹做参考对象,这样的比较无疑激化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妈妈在处理亲子关系的表达方式上显然欠妥;爸爸平时比较霸道,私自处置儿子的物品还说是为孩子好,大人一意孤行,从未考虑孩子的感受。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老大要比老二懂事(做榜样)、比如男孩总是要求要比女孩听话、又比如考虑到年龄差距,总觉得老二更需要得到大人的呵护。




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文章插图

但是,从这位8岁男孩的控诉来看,父母对老大严格要求,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比如大孩子的学业负担更重,和老二的作业完成速度并没有可比性;富养女儿也要顾及儿子的心理需求;既然都是孩子,就不能对两个孩子采取“双标”。
那么,二孩家庭,哥哥(大孩)想和妹妹(二孩)获得同等待遇,父母应如何应对呢?
理解大孩的心理
人都有占有欲,想要独占自己喜爱的人和事物,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不希望父母生二胎,他们担心家里多出的这个孩子不仅会分享父母的爱,还会抢走父母对自己的“独宠”,父母总觉得生了老二,大孩从此就多了一个玩伴,但是从大孩的角度出发,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老大在家里的地位受到威胁,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在孩子有限的认知中,他没有办法解决这种内心的困扰,这种时候需要父母表现出更多的耐心,理解并体谅孩子。
如果大孩表达出:“不喜欢弟弟(或妹妹)”的想法,父母不应该用责备质问的口气去怀疑大孩,而是及时询问老大真正不喜欢的原因,并真正解开孩子内心的“疙瘩”。
父母还可以顺着孩子的思路去安慰大孩:“不喜欢弟弟(或妹妹)是很正常的,他(她)除了吃奶就是睡觉,有时候还哇哇叫,总要大人陪着。”父母这样说,大孩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理解、被接纳,逐渐从内心产生一种保护弟弟(或妹妹)的欲望。




男孩控诉:妹妹什么都好,我做什么都是错!妈妈的回答让人很无语

文章插图

鼓励大孩参与到二孩的养育过程中
家庭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单位,需要分工协作,父母平时照顾二孩本身就比较辛苦,可以鼓励大孩参与到二孩的养育工作当中,除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应该让大孩认识到:父母有时候在二孩身上花费多的时间并不是偏心老二,而是小宝宝总是高需求,需要更多地陪伴,而你(大孩)这么大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的。
有人说二胎妈妈的岁月静好就是老大哄老二,如果父母能够妥善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孩子之间建立起亲密的情谊,就会彼此照顾、互相陪伴,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育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