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有人拍了这样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 。 一只干瘪的小鱼 , 不知道靠什么方式 , 吞下了一条带鱼 。 带鱼卷曲在一起 , 是小鱼的数倍大 , 它完全没有被消化 。 因为实在太大 , 带鱼将小鱼的胃撑破了 , 红眼圆睁 , 不知是死是活 。 小鱼肯定命不久矣 , 但它似乎没那么痛苦 , 反倒有些不知所措 。 它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专属于冷血动物的 , 智商不高的原始凶残感 。
2007年 , 大开曼岛南岸的一个渔民发现了这个恐怖的标本 。 里面的主角是黑叉齿鱼 , 当时腹部肿胀 , 已经死去多时 。 被送往海洋研究所后 , 海洋生物学家因为手贱(bushi)划开了它的肚子 , 发现了里面的巨大猎物 。 黑叉齿鱼是一种主要生活在750米到1000米水深的深海鱼(生理极限大概是300米到3900米) , 因为不常来到海面 , 所以我们了解得不多 。 因为强悍的吞食能力 , 它有个外号 , 叫“黑色吞噬者”(Black swallower) 。 而黑色吞噬者吞掉的那个长条形的白鱼 , 并不是带鱼 , 是黑刃蛇鲭 , 属于鲭亚目蛇鲭科 , 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 身体细长 , 口有利齿 , 体长能够达到1米 。 食物来源是鱼类、甲壳类、头足类 。 没错 , 这家伙也是吃肉的 。 黑刃蛇鲭是生活在近海的鱼类 , 一般不会离开200米水深 , 但它们有时候也能潜入更深的海域 , 甚至能来到水下600米 。
【恐怖的吞噬者】
一个上浮 , 一个下潜 , 两个掠食者就在各自的极限高度撕扯了起来 。 这场战斗的结局已经被我们知道了:深海的这位黑叉齿鱼 , 体长只有19厘米 , 将体长86厘米 , 体重更是它10倍的黑刃蛇鲭打败 , 囫囵吞下了肚 。 它究竟靠着什么本领才打败这个大家伙?没人知道 。 也许是黑刃蛇鲭就像一个被水草缠绕到脚的潜水员一样 , 根本无心恋战 , 只想赶快回到水面 , 结果被黑叉齿鱼偷袭了 。 也许是深海的缺少光源 , 让更熟悉黑暗战斗的黑叉齿鱼占了地利 。 也许是黑叉齿鱼长期靠着以小搏大过活 , 经常和比自己大许多倍的大家伙战斗 , 早就经验丰富 。
然而 , 吞下这位来自近海 , 来自食物更丰沛、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的猎物后 , 黑叉齿鱼迎来了难以预料的命运 。 猎物没法被它的胃液很快消化 , 以至于开始腐烂 。 猎物死后 , 生前就存在于它们体内的细菌 , 因为免疫系统的停止工作开始剧烈扩散 。 伴随着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分解 , 产生了大量的甲烷、氨气、二氧化碳 , 大量的气体挤占了黑叉齿鱼已然不多的胃容量 。 就像巨人观一样 , 它们的胃“膨”起来了 。 由于身体娇小 , 它的胃部最后就像氢气球一样 , 带着黑叉齿鱼“飞上了天” 。 最后 , 当被好奇的渔民钓上来时 , 它早已死于严重的减压症 。 在海水中 , 深度每增加10米 , 会增加大概一个大气压 。 水深1000米的时候 , 压强相当于100倍的大气压(这还不是很深) , 通常我们形容海底高压的环境时会说 , 相当于几百斤的胖子压着你的手指 , 相当于压扁一辆坦克 。 将心比心 , 黑叉齿鱼原本生活在水深1000米的地方 , 来到水面那是必死无疑 。 开头说黑叉齿鱼“不常来到海面” , 因为它们来到海面时就已经死了 。
我们拥有很多死去的黑叉齿鱼的标本 。也就是说 , 黑叉齿鱼不是死于贪心导致的胃穿孔、胃扩张 , 而是死于消化不良导致的严重胀气 , 严重胀气导致的强行飞升 。 黑叉齿鱼的胃 , 是久经深海生活考验的 。 黑叉齿鱼平均长度10厘米 , 已知最大个体体长25厘米 , 体表没有鳞片 。 因为鳞片是鱼类的一种防御手段 , 但黑叉齿鱼生活的地方 , 不需要防御 , 它们就是捕食者 。 黑叉齿鱼的嘴极具扩张性 , 能像巨蟒吞食一样 , 张得极大 , 它们的胃也非常有弹性 , 能随着食物的大小改变体积 。 由于深海资源差 , 食物稀缺 , 黑叉齿鱼就这样逐渐发展出了和陆地上的蟒蛇一样的策略——吃一顿饱三年 。
推荐阅读
-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神奇分界线,两侧海水泾渭分明,难道是刻意安排
- 科学家表示,数万亿吨的水流入到地球内部,发生了什么?
- 研究表明:比海平面上升更可怕的是,未来海平面可能下降100米!
- 英国女子遭遇网络骗子,对方假冒其孩子要求打钱,智斗骗子终取胜
- 上层是淡水,下层却是咸水,努乌克湖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湖下湖?
- 世界上最大的几种鱼是什么呢?
- 一座巨大的冰山向海洋倾倒了近 1 万亿吨淡水。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 石炭纪会出现巨型蜻蜓和巨型蜈蚣,那时的昆虫体型为什么都很大?
- 报纸急寻10岁女孩,发布人竟是周恩来,刘少奇见到女孩后眼眶红了
- 霍金预言果然没说错?地球出现2大异象,人类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