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心中最理想的黄埔军校校长是谁?

90年前的6月16日是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日 。黄埔军校是蒋介石一切辉煌的起点 。在这里,他建立起强大的权力基础,在之后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成为中国力量的代表 。但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并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样顺理成章 。
毛遂自荐赴苏俄考察
出身浙江的蒋介石很长时间不能混进孙中山的“粤人”圈子 。直到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介石登舰护卫,才取得孙的器重 。1923年2月,蒋介石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 。
当时听说孙中山与苏俄代表协商已定,将组团赴苏俄考察以便建立新军,蒋介石怦然心动,他立即给大元帅府秘书长杨庶堪写信,毛遂自荐,表达自己急欲赴苏考察的强烈心愿:“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
国民党组团赴苏俄考察,团长人选最有资格的莫过于廖仲恺 。廖仲恺最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也是最受孙中山信赖的忠诚同志 。也许是廖仲恺实在难以脱身率团,也许是为了安抚蒋介石的情绪,孙中山最后答应由蒋介石为主任代表,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俄考察军事 。
【孙中山心中最理想的黄埔军校校长是谁?】后来蒋介石得以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与被派赴苏俄考察有很大关系 。12月15日,蒋介石从苏联回国,给孙中山寄了一份《游俄报告书》 。一个月后蒋介石被孙中山委派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 。但即便如此,黄埔校长也绝不是非蒋介石不可的 。
以退为进谋得校长职务
1924年2月21日,蒋介石留书请辞,“怫然而行” 。
当蒋介石带着妻子陈洁如来到上海张静江公馆时,张静江非常讶异 。他不解地问:“介石,中山先生器重你,委托你办军校,你理应尽力才是,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上海?”
蒋介石告诉张静江:“中常委打算让孙先生兼任校长,而孙先生属意程潜和许崇智,只让我和李济深为副校长,我实在不愿给人家做嫁衣裳!”
听明白蒋介石的意思后,张静江答应他,在孙先生面前说话,保举他当“校长” 。
蒋介石负气出走之后,黄埔军校的筹备事务,全摊在廖仲恺身上 。廖仲恺于3月26日电蒋:“转介石兄,归否?请即复,俾得自决 。”言下之意,你再不回来,我就自己干了!蒋介石也知道,军校不会因他辞职而不办,遂以婉转的文字给廖仲恺复电:“函电敬悉,弟必来粤勿念 。”最终是孙中山等不及了,派许崇智请他回来履职 。许崇智告诉蒋介石,自己无心校长一职,蒋介石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广州,于4月26日到黄埔军校办公 。5月3日,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并允诺给予他在人事与财政上更多的权力 。此时,孙中山自兼军校总理、廖仲恺出任中国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在黄埔名列第三 。直至次年,孙、廖相继辞世,蒋介石才真正坐上黄埔军校第一把交椅 。
大把给钱收买学生骨干
蒋介石很希望在黄埔军校积累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因此在黄埔军校刚开办时,他一门心思扑在军校建设上 。他身体力行,做到“不吸烟,不饮酒”,生活状态与他在日本和上海时判若两人 。
在军校开学后的8个月中,蒋介石先后向军校学员发表讲话46次,进行军事和政治基本观念的灌输 。同时,他自编《新兵精神教育问答》,作为学员精神教育读本,主要内容有“我们为什么来当兵”“如何可以挽救国家危亡”等 。
蒋介石还时常召见学生,联络师生感情、考察学生思想、志趣及长短处,作未来任用的参考、借鉴 。根据黄埔一期学员徐向前回忆:“黄埔军校开课后,蒋介石每个星期都到学校来,要找十个学生见面、谈上几句话,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蒋介石单独见过面、谈过话 。”对于自己看好的学生,蒋介石经常会一次性给一笔钱 。这笔钱的多少由学生的家庭条件而定,但总是多到让学生一家人觉得一辈子也挣不来 。这样足以叫学生感激涕零 。
在黄埔军校校长位置上的积累,使得蒋介石在党内的地位逐渐提高 。1926年7月,蒋介石出任国民党北伐军总司令,带领他的黄埔学生们,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拿下了南京城,并把北洋军阀赶出了北京 。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关于这期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