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男子将父遗体放陶缸,开缸成不腐身,放家中2楼谁敢串门( 三 )


就这样 , 林上水又请来匠人 , 按照父亲生前所述 , 进行了“坐缸”的第三步 , 也就是塑像 , 将肉身塑成“金身” 。 这一步具体来讲是很反复的 , 比如要正姿、要描眉、要画眼 , 再用石膏涂抹 , 装扮好衣服 , 一整套程序下来也要费好几天功夫 。
林上水将父亲的遗体塑成像以后 , 有人告诉他 , 你得注意点 , 塑成像的“金身”很容易被人偷 , 所以林上水专门用上好的樟木做了一个类似的替身 , 装扮成一个样子 。 而父亲的真身 , 被林上水搬到了自家二楼 , 专门供奉了起来 , 平时经常上来祭拜 。

但是林家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邻居们的恐慌 , 引发了广泛争议 。 本来由于林观荣老人多做善事 , 林家在村里声望很好 。 但是因为这件事情 , 很多村民不愿意了 , 特别是与林上水家挨着比较近的邻居们 。
他们不能理解林上水的做法 , 这让他们不寒而栗 , 特别是这件事儿不敢多想 , 一想就有些难以接受 。 自此 , 不光村里的人不敢到林家去串门 , 就连林上水的很多亲戚也不敢来了 , 他们家二楼外人没有敢上去的 。
特别是二楼窗口对着的邻居家 , 晚上睡觉都会感到不安 , 心里总是有些膈应 , 他们觉得应该早让林老爷子入土为安得好 , 或者将其送入庙宇 , 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林老爷子的善德 , 还能解除邻居们的恐惧感 , 这也不影响后人尽孝 。
林上水没想到 , 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 , 这事儿能够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 他不得不多次向邻居和村民们致歉、解释 , 并将父亲执意要进行缸葬的前因后果讲述了出来 , 虽然村里的乡亲们不再过多议论 , 但都选择避而远之 。
不过 , 还是有人支持林上水的做法 , 认为林观荣老人生前做过不少善事 , 去世后能够成就不腐身这是有原因的 。 林上水遵照父亲的遗愿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 这是大孝之举 , 不应该遭到那么多人的反对 。
更有少数不了解情况的人认为 , 这是林上水的不孝 , 他们觉得缸葬更能节省费用 , 而常规葬仪花费更多一下 , 林上水这样做是为了节省资金 。 其实 , 林上水自己谈到过 , 为父亲实行缸葬花钱一点也不少 , 不提3年前的坐缸费用 , 光是开缸后给父亲塑身的花费就要高于一般的丧葬 。
关于林上水的做法是对是错 , 只能是见仁见智 , 很难有定论 。 即使争议再大 , 林上水也没有动摇过 , 他每天都坚持跑到二楼 , 擦拭父亲的塑像 , 然后点上香拜一拜 。 这么多年过去了 , 林上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 就如同父亲还在世一样 。
在古代 , 像“缸葬”这种特殊的葬俗还有很多 , 比如契丹人实行多年的“树葬” 。
所谓“树葬” , 顾名思义 , 就是指在人去世以后 , 将遗体挂在树上 , 少则一月 , 多则半年或一年 , 使其自然腐烂风化 。 当然到这里“树葬”仪式并没有这么简单 , 也还没有结束 。 在这个过程中 , 难免会遇到一些飞禽走兽的雕琢 , 遗体也难免会变得面目全非 。
为了让去世的人走得有尊严 , 更为了便于收集遗骸 , 实行树葬时会用铁丝网对遗骸进行笼络 , 再打造一面金属面具 , 盖在脸上 。
现在回到“缸葬”上来 , 提起缸葬与肉身坐佛 , 比较有名的就是“章公祖师” , 他有着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 。
根据史料记载 , 章公祖师俗家名字叫章七三 , 法号普照 , 北宋时期生人 , 距离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 。 北宋元祐年间 , 章公祖师坐化 , 然后被镀金塑成像 。 公元1292年 , 当地族人为他进行重新塑像 。 此后一直被供奉在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林氏宗祠普照堂的大殿上 。

但谁成想 , 2015年3月 , 匈牙利的一家博物馆竟然展出了一尊荷兰收藏家收藏的肉身坐佛像 , 这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 经过福建阳春村的村民确定 , 这座佛像就是他们一直供奉的“章公祖师” 。
原来 , “章公祖师”于1995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三日在村中被盗 , 很快盗贼将其走私出境 。 谁又能想到 , 此后20年 , “章公祖师”就像蒸发了一样 , 杳无音讯 。 这尊佛像在1996年被交易 , 当时有人对佛像做了CT扫描 , 结果他们发现 , 这尊佛像里竟然有一具真实的肉身佛像 , 佛像保持着打坐的姿势 , 但体内器官已经被清空了 , 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这尊佛像的不同之处 。 当时这件事情在海内外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 不过其具体去向并不为人所知 。
直到20年后 , “章公祖师”竟然出现在了异国他乡 , 在匈牙利展出的这尊佛像 , 很多人才再次见到“章公祖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