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察举制为何又被称为“举孝廉”?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
孝廉,即孝子廉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 。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进身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
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
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
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 。
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 。但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额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
【汉代的察举制为何又被称为“举孝廉”?】汉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另订优宽之制 。在永元十三年下诏,对于幽州、并州、凉州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