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百年的“骗局”,如今被国内“假货”揭穿,你还会买单吗?



布局百年的“骗局”,如今被国内“假货”揭穿,你还会买单吗?


文章图片



布局百年的“骗局”,如今被国内“假货”揭穿,你还会买单吗?


文章图片



布局百年的“骗局”,如今被国内“假货”揭穿,你还会买单吗?


文章图片



布局百年的“骗局”,如今被国内“假货”揭穿,你还会买单吗?


钻石的浪漫的代言词 , 更是爱情的象征 , 因此多年以来 , 我国钻石的消费量也是在不断增长 , 根据国际知名钻石商戴比尔斯的2021年行业报告显示 , 2020年我国钻石的消费重量以及消费额比2019年足足增长了30% 。

而且 ,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我国市场 , 在全球市场内 , 钻石都是十分“火爆”的商品 , 包括美国、印度等多个国家 , 在去年的钻石消费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 足以见得 , 钻石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印象 。




说起来 , 钻石算是“奢侈品” , 因为其价格高昂 , 毕竟“物以稀为贵” , 钻石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产量极少的稀有矿产 。 可实际上 , 人们的这种“刻板印象” , 是一种人为营造的百年“骗局” 。
布局百年的“骗局”

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 , 钻石确实是很稀有的东西 , 据记载 , 百年前每年的钻石产量仅仅只有几公斤而已 。 如此稀有的宝石 , 钻石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 对于普通人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

只不过 , 1870年 , 南非的一座巨大钻石矿被人们发现 , 而这一座钻石矿就可以创造上吨的产量 , 这意味着钻石并非稀有 。 而对于钻石商来说 , 一旦开采钻石矿 , 那么钻石的价格必然会下降 , 成为一种“廉价商品” 。




因此 , 有传言称 , 钻石矿的投资商开始控制产量 , 并且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内 , 接连控制了全球多个钻石矿 。 对外 , 钻石仍旧是产量稀少的稀有宝石 , 而这样的情况一直维系了上百年 , 直到如今 , 广大消费者心中 , 钻石仍旧是稀有的 。
甚至 , 钻石还从一种饰品 , 变为了一种保值的商品 , 跟黄金等其他同类型商品来比较 , 多年来钻石的价格始终维持着稳定 。 可以说 , 钻石的稀缺性就是一场布局百年的“骗局” , 而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被“蒙蔽” 。




虽然这样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确认 , 但是从数据来看 , 如今钻石的产量真的是非常大的 , Bain咨询数据显示 , 光是2020年 , 天然原钻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11亿克拉 , 而2019年更是高达1.39亿克拉 , 这样庞大的数据 , 足以证明钻石并非稀有 。
而钻石的高价、象征 , 跟其稀有都有一定的关系 , 可如今这一“骗局”却被我国的“假货”揭穿了真相 。
“假货”揭穿钻石真相

说是“假货” , 其实也并不是假 , 而是通过实验室人工培育出来的钻石 , 毕竟钻石本就是碳构成的 , 实验室自然可以培育 , 无论是成分还是外貌 , 培育钻石都跟天然钻石没有区别 , 甚至还能做到更好的成色 。




而伴随着培育钻石出现 , 其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 可以说是给了天然钻石行业一个“打击” 。 上文我们看到 , 天然钻石的产量已经下降了 , 2020年比2019年下降了大约2800万克拉 。 而培育钻石在这两年的产量却上涨了15% 。
于是 , 在整个钻石行业中 , 培育钻石成为了一个“热门” , 业内人士表明 , 如今全球对于超硬材料的需求都在持续增加 , 首饰、珠宝方面的需求 , 或者是工业方面的需求 , 培育钻石都能成为很好的替代品 。




就连我国经济学家宋清辉都表示 , 未来我国培育钻石行业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 , 市场也会越来越认可 。 如今 , 全球著名的钻石商戴比尔斯、潘多拉、施华洛世奇等等多家品牌都已经在培育钻石领域布局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