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没有少林僧人行走江湖?
吃「金庸学研究」这一门饭的人
我们吃「金庸学研究」这一门饭的人,看金庸小说入面任何问题,都得要有跨书研究的视野 。
当然,「吃」这门饭是永远不能填饱肚皮,只可以算是闲来赚一点点微薄的外快而已 。
《天龙八部》时期少林寺这么强,为甚么《射鵰英雄传》和《神鵰侠侣》没有少林僧人行走江湖?原因在此 。《天龙八部》是金庸较后期的作品,书中时空背景在真实中国历史上,仅比春秋时代的《越女剑》为晚,但是《越女剑》是最不重要的短篇,既未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榜,也跟其他作品难以扯上关系 。
于是乎在北宋末年的《天龙八部》就实质上是金庸笔下武侠世界最古老的时代了 。
金庸发表《天龙八部》之后,再写《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和不重要的《越女剑》就不再创作新的武侠小说了 。
此所以,在写《射鵰英雄传》和《神鵰侠侣》时,金庸心中脑海是没有《天龙八部》那个北宋末年的中国武林的 。
不过,在「双鵰」时代的少林寺是个「衰退萎缩期」,却可以在「射鵰三部曲」的第三部《倚天屠龙记》找到答案!
《倚天屠龙记》开场时,是《神鵰侠侣》散场后三年,也就是蒙哥大汗阵前驾崩的公元一二五九年 。
因为郭襄赠了小铁罗汉给张君宝,即是日后的张三丰,让张君宝不知不觉中犯了少林派不得自学武功的门规,再引出九十年前火工头陀重创苦智禅师的一节,此后苦慧禅师闹分裂,带了一派僧人远走西域,少林派由是式微 。
【为什么《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没有少林僧人行走江湖?】九十年前是一一六九年,即南宋孝宗干道五年,再过几年就是第一次华山论剑,少林派折损了苦智禅师,当然无力去争《九阴真经》了 。
到了一二零零年我们的「射鵰英雄」郭大侠就降生了 。
[潘国森]答其他网友观点金大侠笔下江湖,不能按故事的时间看,而应该从金庸自己写做的顺序来看 。不考虑越女剑,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这几部短篇,金庸作品按时间排序,最早是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不包括飞狐外传),然后就是射雕三部曲了 。
那么我们看一下这几部作品的江湖 。书剑的天山派,武当派,碧血剑的华山派,铁剑门规模都很小,相对规模较大的红花会,吕梁派,五毒教,天龙门,兴汉丐帮都要么离故事主线很远,要么是家族企业或江湖帮会,可以说基本上金大侠就没打算写一个非常厉害的门派,并且把它做为主角的出身或背景资源 。袁承志出身华山,但拿手武功和故事主要是:金蛇郎君故事和明清闯三家纷争 。其实这设定是有道理的,如果假设一个名门大派水平很高,那就势必造成高手量产,情节不好推演,另外,主角的朋友圈太大,枝节太多,故事不好安排 。尤其是小说的篇幅相对较短,更是不得不如此 。
而且金大侠笔下世界多半以历史为主,过大的江湖与主题关系不大,又容易喧宾夺主 。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更喜欢写或者读者更喜欢看主角的个人表演而不是英雄群像,所以于情于理,这种大门派要么不写,要么虚写弱化,是必然的选择 。
这种思想一直影响了金大侠的全部作品,比如射雕三部曲前两部,全真教作为最大门派,就弱化到除了已故重阳真人,只有老顽童一个绝顶高手,五绝其他几人,都不是大门派传人也不广收门人 。
但是从倚天屠龙记到后来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飞狐外传,作者的关注点从直接写政坛或主角个人,逐渐转向江湖,所以各个门派的戏份也就相应增加了,但是主角不出身于这些大派,或至少武功不以本门人人都会的本领:为主的设定依旧 。
那么现在看看少林,它是以门派为基本设定的江湖中最大的门派,所以它在金庸作品中的弱化就是必然的,所以在早期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的故事里,几乎不提,到了后期,也主要是作为故事的大背景出现,没有更好更多表现也就没什么可奇怪了 。我甚至怀疑,如果金大侠不是后期关注佛学,少林可能会弱化的更严重 。
其他网友观点在倚天屠龙记中有交代:少林寺发生火工头陀事件,苦慧大师心灰意冷远走西域,开创西域少林 。从此少林寺中不经师傅传授偷学武功乃是大忌 。张三丰为少林御敌当众与何足道比试武功,也因此被逐出少林,开创武当一派 。经一系列事件,少林寺元气大伤,江湖上少有少林寺消息,少林高手也销声匿迹,华山论剑及各种武林大会并未有少林高手露面,直到倚天屠龙记才出现空见神僧,三渡等高手 。
推荐阅读
- 怎么倒啤酒没有泡沫 为什么会起沫
- 《Burn》MP3歌词-Ellie Goulding
- 带你认识面膜家族新成员——泡泡面膜
- 《海湾圣诗》拍卖到99000英镑 世界最贵的书
- 《解语花》MP3歌词-妖言君
- 《摩天大楼》baby哭得太多令人心疼,“普普”没哭却演技精湛
- 真相竟是这样 刘备为什么不愿显露真实武艺
- 明朝郑和是个太监,为什么子孙满堂?
- 杨贵妃为什么会给三百多斤的安禄山洗澡?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竟因陵墓藏有水银女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