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在津举办30余位院士专家把脉生物医药发展

文章插图
2019年10月18—20日 , 姚新生院士、陈凯先院士、刘昌孝院士、杨宝峰院士、王锐院士和来自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临床单位、专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者、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近千人汇聚美丽的滨海之都——天津 , 参加为期两天的以“面向2035年创新驱动下的生物医药发展”为主题的第一届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 , 参会嘉宾共同庆祝天津药物研究院建院60周年暨刘昌孝院士从事药代动力学研究50周年、《中草药》杂志创刊50周年 。本次论坛是一场激发生物医药创新思想、推动学术交流与产业发展的盛会 。

文章插图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药学会、招商局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天津药物研究院主办 ,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刘昌孝院士、姚新生院士、王锐院士、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天津市政协副主席齐成喜、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主任张文韬、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天津药物研究院董事长李亚东、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院长魏宝康等专家、天津市政府领导及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 。
李亚东董事长致欢迎辞时表示 , 60年来 , 天津药物研究院始终以“科技兴药、惠福人类”为使命 , 为祖国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刘昌孝院士和《中草药》杂志为天津药物研究院对行业做出特殊贡献的重要标志 。2018年 , 天津药物研究院紧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 , 牵手招商局集团 , 成功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 , 作为招商局集团布局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平台 , 将以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 , 努力成为拥有卓越的医药研发能力的科研机构、高品质药品制造商、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 全力打造成“百年药研院 世界药研院” 。

文章插图
(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天津药物研究院董事长李亚东)
孙咸泽理事长致辞时 , 充分肯定天津药物研究院60年为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 并希望天津药物研究院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 , 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 早日建成世界级的研究院 。

文章插图
(中国药学会理事长 孙咸泽)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主任张文韬先生致辞时表示 , 天津药物研究院60年来为中国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 其创刊的《中草药》发展成为中医药类学术期刊中的翘楚 , 刘昌孝院士更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的学术领头人 , 相信天津药物研究院事业必定会蒸蒸日上 , 再创辉煌 。

文章插图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主任 张文韬)
与会嘉宾共贺天津药物研究院60华诞及第一届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 , 并共同见证天津药物研究院启用新址和掀起发展新篇章!论坛开幕式由天津药物研究院CEO刘帮民主持 。

文章插图
(天津药物研究院CEO 刘帮民)
齐思聚力绽芳华 高歌奋进谱新章
第一届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期间 , 3位院士和30余位专业领域知名专家对大会主题进行学术分享 , 并在中药、化药、细胞制品和临床&药物评价四个领域以分论坛形式展开深度交流 , 呈现了一场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饕餮盛宴 。
在主旨报告中 , 刘昌孝院士以“面向2035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挑战”为题 , 结合国家出台的政策 , 全景式分析了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 展望了未来15年发展趋势 , 提出了中国生物医药发展从跟跑到领跑的重要判断 , 提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是新时代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根本 , 创新是贯穿于医药研发产业进步的核心 。刘昌孝院士对未来15年世界医药领域的四大预测:一、挑战 。创新第一的美国和医药发展中的印度是我国的挑战 , 印度占据的美国市场份额将会向我国转移 , 其在小分子药物的开拓能力具有优势 , 预期合作前景美好;二、创新 。更加开放的医药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 。资本-技术-市场促进重组并购 , 智慧制造和绿色制造有突破 , 原创新药会优先到中国申请评审和上市;三、仿制 。仿制药地位不会改变 , 外企合作发展前景看好 , 国内仿制药走向世界步伐加快 , 外企仿制药以其成本和质量优势进入 , 威胁我国仿制药的发展 。四、中药 。全产业链的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循证医学研究是关键 , 经典名方开发会引发中成药研发革命 , 中医常见病治疗国内国际需求发展前景看好 。

文章插图
(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终身首席科学家 刘昌孝院士)
姚新生院士在主旨报告中以“从中药及天然药物开发新药产品的关键因素及策略”为题 , 围绕现代药物用药需求及创新药物开发趋势 , 结合中国传统医药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和不断向日本等东亚近临国家和地区扩展的经验 , 重点介绍了日本汉方药物的开发 , 分析了我国中医中药、天然药物的发展方向 。

文章插图
(中国工程院 姚新生院士)
王锐院士以“生物医药研究进展——以多肽药物为例” 为题进行了前瞻性分享 , 多肽药物概念提出后1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 , 已在基础研究领域多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突破 , 临床方面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内分泌等疾病治疗领域 。多肽药物在成药性方面具有内源性、高活性、剂量小、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在生产环保方面具有耗能低、排污少的优点 。多肽药物在各个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 , 发展潜力巨大 , 是我国未来药物发展重要方向之一 。

文章插图
(中国工程院 , 王锐院士)
本次高峰论坛的中药、化药、细胞制品和临床&药物评价四个分论坛中 , 20余位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深度交流 ,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医药创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主题报告中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建东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院所长陈士林教授、第二军医大学张卫东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吴春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程涛教授7位业内知名专家 , 分别以“做好中国的新药研究”、“中药材品质提升工程”、“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发现”、“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及应用”、“基于临床大数据的新药发展”、“催产素与药物成瘾研究进展”“干细胞治疗与质控的生物学基础”为题深入分享了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 , 分别由果德安教授和邓家刚教授、林瑞超教授和程卯生教授做学术主持 。

文章插图
刘昌孝院士在细胞制品分论坛分享了报告 , 报告详细介绍了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全球上市的细胞产品 。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监管及需求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细胞制品发展的因素 。还提到了需从产品概念界定、监管法律法规、研究指南和规范、评审和审批框架及科学监管五个方面建立基于风险的统一监管细胞产品的模式 , 重视形成保障患者基本权益和安全的措施建设 。并提到从发展监管科学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 , 目前在细胞治疗领域遵循的法规政策与审批路径欠清晰 , 难以覆盖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临床应用的全流程 , 相信药监与卫生部门会不断加强法规、政策与科学监管体系建设 , 促进细胞治疗产业和技术发展 。
本次高峰论坛的中药、化药、细胞制品和临床&药物评价四个分论坛中 , 20余位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深度交流 ,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医药创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文章插图
【第一届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在津举办30余位院士专家把脉生物医药发展】刘昌孝院士在细胞制品分论坛分享了报告 , 报告详细介绍了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全球上市的细胞产品 。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监管及需求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细胞制品发展的因素 。还提到了需从产品概念界定、监管法律法规、研究指南和规范、评审和审批框架及科学监管五个方面建立基于风险的统一监管细胞产品的模式 , 重视形成保障患者基本权益和安全的措施建设 。并提到从发展监管科学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 , 目前在细胞治疗领域遵循的法规政策与审批路径欠清晰 , 难以覆盖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临床应用的全流程 , 相信药监与卫生部门会不断加强法规、政策与科学监管体系建设 , 促进细胞治疗产业和技术发展 。

文章插图
(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 刘昌孝院士)

文章插图
第一届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是以促进我国医药学事业发展、鼓励自主创新、提高成果转化率、实现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 , 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药物需求为核心 , 着重就我国生物医药发展所关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进行研讨 , 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疗机构、资本、政府 , 携手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近千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 深度分享行业洞见 , 激发医药创新活力 , 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凝思聚力 , 共谋发展!
相关阅读

文章插图
天津药物研究院 , 风雨兼程六十载 , 一路走来收获了累累硕果 , 见证了祖国生物医药事业发展的铿锵岁月 , 谱写了促进中国生物医药腾飞的华彩乐章 。
六十年以来 , 药研人始终以“科技兴药、惠福人类”为使命 , 不断突破国际封锁、填补国内空白、创造了许多我国制药工业的“第一”;涌现了一批以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为代表的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打造了“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现代制剂与质量控制研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0多个专业技术平台;承担了“国家工信部儿童药专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平台”、“天津生物技术药物综合服务平台”等多个国家级重大平台建设;推出了“阿加曲班”、“阿德福韦酯”、“速效救心丸”、“麻仁软胶囊”、“吲达帕胺”、“氯吡格雷”、“艾拉莫德”等一系列优新品种 , 为我国医药企业输出了大量的研发成果 , 成就了20余家上市公司 。
六十年间 , 刘昌孝院士和《中草药》杂志已经成为天津药研院对行业做出特殊贡献的标志性代表 。刘昌孝院士于1969年开始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 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药代动力学专着 , 组建了国内第一个药代动力学实验室 , 并于2010年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为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 , 刘昌孝院士又在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 创新性提出了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 概念 , 开启了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新的里程碑 。
2018年 , 天津药研院紧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 , 牵手招商局集团 , 成功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 。招商局集团创立于1872年晚期洋务运动时期 , 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企业的先驱 , 在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 , 现已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央企集团 。集团总部位于香港 , 业务分布于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许多地区 , 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 。天津药研院作为招商局集团布局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平台 , 将以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 , 努力成为拥有卓越的医药研发能力的科研机构、高品质药品制造商、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 全力打造成“百年药研院”“世界药研院” 。
更多资讯 , 请搜索“Drugfocus药研视界”官方微信公众号 。
推荐阅读
- 20条 平安夜的创意精选短句 2021年平安夜的简短寄语
- 每一种创伤,都是另一种成熟
- 面包店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范文
- 服装店创业计划书精选 服装店创业计划书范文
- 淘宝店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范文
- 奶茶店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
- 广告公司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
-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范文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范文模版
-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摘要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摘要范例
- 餐饮创业 大学生餐饮创业 大学生餐饮创业计划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