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能不能结束抗日战争? 没有美国的原子弹

复杂的感情 :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 , 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 。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捶胸顿足的武士 , 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 , 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 。在世界的另一边 , 尤其是中国 , 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 。战争结束了 , 而且是中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 晚清以来 100 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 , 就一直在庞然大物的中国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 , 乖乖认输了!纵观 20 世纪 , 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国人骄傲和庆贺的话 , 那就是抗战的胜利 。中国人站起来了 , 虽然他后来又站起来了好几次 ;中国掼掉了扣在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 , 虽然它注定还要在贫穷、动乱和饥饿中继续熬过漫长的岁月 , 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人欺凌宰割 , 毕竟与美、苏、英、法一道跻身于“世界五强” 。
也许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 , 能够体会得到中国人的心酸 。民族的自尊和自负 , 多少年以来 , 而且还将不知多少年地左右着我们的情绪、观念、自我定位、心态和生态 。在别的国家眼里 , 中国人真是难以理解 。一方面 , 对战败国抱着“以德报怨”的宽宏大量 , 将大批侵略军优先用军舰送返日本 , 只对极少数战犯提出起诉 , 放弃巨额战争赔款 ;另一方面 , 又为对方老是以怨报德、忘恩负义而激愤 , 什么参拜靖国神社、拒不公开认罪、篡改历史教科书、钓鱼岛纠纷、极端右派分子的言论和表演……每次都引起一番新仇旧恨 。
一方面 , 大量回忆和描写抗日战争的出版物、影视作品 , 大屠杀纪念馆 , 慰安妇的控诉 , 民间索赔 ,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惨痛的过去 ;另一方面 , 却发誓要和它“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中国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对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居然惺惺相惜 ;听到美国大兵强奸日本少女 , 心里头又像邻村的二妞叫洋鬼子糟蹋了一样不好受 ;满心信任和称赞日本商品的同时 , 打心眼儿里嘲笑蔑视它们的制造者 :“小日本做的!”
学者余英时曾用一个词形容中国人对美国的民族感情 , 叫“羡憎交织” 。其实 , 这个词用来形容对日本人的态度更为确切 。美国太遥远了 。美国不管它有多好和有多坏 , 总不至于让中国人牵肠挂肚或是金疮迸裂 。而日本就可以很轻易地做到 , 它就在你的隔壁 , 动不动就能让你既惊且惧 , 既慕又叹 , 既恨还爱 。你说不清他们到底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 , 是亲戚还是宿敌 , 是谦卑还是骄狂 , 是聪明还是蠢笨 , 是刻板还是滑头 , 是战争还是和平 。
说起对美国的“羡憎交织” , 其实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日本 。日本打遍天下几无敌手 , 最终败在美国人手上 。二战后 , 占领军统帅麦克阿瑟主导了对整个日本社会的结构性改造 , 使日本得以迅速修复战争创伤 , 成为“坐二望一”的世界经济强国 。美国是日本的最大的克星 , 又是最大的救星 , 是主人、恩师又是竞争对手 , 不由得它不对之“羡憎交织” 。“日本可以说不” , 就是这种情结的最好注解 。
【中国还能不能结束抗日战争? 没有美国的原子弹】当电视里面出现 , 西方七大工业国领袖济济一堂 , 规划着世界的经济版图和秩序时 , 一个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个头比其他人矮去一大截的日本首相也忝列其中 , 我们总不免要多打量他几眼——用所谓“羡憎交织”的目光 。我们不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德国人、意大利人 , 更谈不上英国人、法国人、加拿大人 , 当然也不会这样去看美国人 。历史上美国对中国是有恩的 , 谈不上有什么过不去的“仇” 。美国从来没有侵占、分割过中国的领土 , 相反却在抗战中给予中国最大的援助 。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和越战中与美军交过手 , 朝鲜战争可以说是打了个平手 , 而越战却是美国输了 。平手的意思 , 不是双方兵力消耗的相等 , 而是看战争的结果 。朝鲜战争的结果是回到战前的起点 , 参战四方以原有的“三八线”为停火分界 。连美国将军也承认 , 板门店谈判是美国第一次在结束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的协议上签字 。
难以独立打赢的一场战争
如果不是以结果 , 而以双方被俘、死伤的数字作为衡量战争胜负的依据 , 岂不是可以这样说 :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胜利 , 中国应该算是战败国 , 而日本是战胜国?这显然是荒谬的 。中国抗战中死伤的巨大数字 , 无法做具体统计 , 一般认为当数以千万计 , 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 。直接死于战场的军人 , 达 132.4 万多人 。中国军队被俘或投降的数字也很大 , 仅被改编为伪军的就有几十万的人 。经济损失更极为惊人 , 3000 万的人丧失家园 , 战前战后物价相差 1800 倍(重庆 2613 倍 , 昆明 6894 倍) 。为战争花费的巨额款项 , 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的纳税能力 。
谁都知道 , 中国是惨胜 。中国只是理论上和道义上 , 赢了这场战争 。日本是向盟军投降 , 而中国仅为盟国阵营中的一员 , 耗时最久 , 代价最大 , 伤亡也最惨重 。如果没有盟国的参战 , 中国要赢得这场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或者无妨这样讲 , 如果不是日本主动攻击同盟国而引发太平洋战争的话 , 中国连这样的惨胜都会觉得奢侈 。有人把中国的抗战 , 形容为一个轻量级对重量级的拳击大战 。这位轻量级拳手 , 被那个重量级的家伙连续打击了 8 年甚至更久之后 , 极度痛楚、疲惫地倒在绳栏上 , 忽然裁判一声口哨 , 将他的一只胳膊高高地举起 , 宣布是他“赢了”!情况就是这样 。
1945 年 4 月至 6 月间的湘西会战 , 是日本投降前在中国打的最后一次大的战役 。中方投入 19 个师 , 日方投入 3 个师团、1 个旅团和 1 个联队(团级建制) 。按史家的评说 , 这次战役以日方的失败告终 , 所谓“湘西大捷” 。双方的伤亡数字是 , 日方死 1500 人 , 伤 5000 人 ;而中方伤亡 13713人 , 为日方的 2 倍 。中方还特别提到 , 俘虏日军军官 17 人 , 士兵 230 人 , 为七七事变以来俘虏人数最多的一次 。日军以“强弩之末”在中国作“垂死的挣扎” , 仍有这样的战绩 。
日本投降的主因 , 还是屈服于美国 。更直接地说 , 还是怕原子弹 。原子弹的威力 , 使得以凶顽著称的数百万皇军丧失用武之地 , 抵抗失效 , 只能给整个日本带来一片焦土 , 甚至种族灭绝 。
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 是日本最终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战败不等于投降 , 投降则是承认战败 。如果没有美国参战 , 或者说如果美国没有发明和使用原子弹 , 日本绝不可能那样迅速和突然地接受《波茨坦公告》 , 那样乖乖地放下武器 。不要说 70 年日本皇军一直有视投降、被俘为绝大耻辱的传统 , 即连日本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对外投降的记录 。纵使日军在各战场失利 , 向本土节节败退 , 其作战能力仍不可低估 。
美国估计 , 在日本本土作战 , 盟军可能还要付出上百万的人牺牲才能取胜 。从日本天皇的角度 , 原子弹的爆炸也给了他决定终战的最有力的借口 。因为军部领袖们一时方寸大乱 , 提不出任何对付该武器的良策 , 当然更无力再阻止天皇做出决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