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做了什么功绩使他得到舜的重视上位?

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 。
【大禹做了什么功绩使他得到舜的重视上位?】天子的声威教化甚至达到了荒漠的边陲 。
于是帝舜召集各部落酋长举行隆重的祭祀,在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大治 。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河南登封县)为其封国 。
帝舜在位33年后,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让他作为帝位的继承人 。又17年,舜在南巡中逝世 。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仍按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避到阳城 。但“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记夏本纪》) 。禹于是再即天子位 。南面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在嵩山阳城(河南登封县郜成镇)建都,国号为夏后 。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大禹建立夏后政权后,追封先代遗民,赐给土地,赐给姓氏,并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我天子的各种措施 。”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改定日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
禹帝立为天子后,举用皋陶为帝位继承人,把他推荐给上天,并把国政授给他,但是皋陶没有继任就死了 。禹把皋陶的后代有的封在英、六两地,有的封在许地 。后来又举用了益,把国政授给他 。
禹铸九鼎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到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为纪念这次盛会,“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班固《汉书郊祀志》) 。即接受九州牧守所贡的青铜,铸造九鼎 。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 。
九鼎的铸造,历来有多种传说 。最先泰帝(太昊)制一神鼎,取一统之义;黄帝作宝鼎三,象征天地人;而禹铸九鼎,划“九州”,是禹作为天下共主、确立政权的象征或标志 。九鼎被置于宫门之外,借以显示夏王成了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统一 。后来九鼎还被神化为获得“天命”之所在,成为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 。夺九鼎,也就成了后世帝王们有意识的一种战争行为了 。在夏商周三代,“九鼎”被视为国之神器,其至尊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甚至超过了首都的地位 。因为首都可以择地另迁,鼎失去了,就不可再得 。如商汤灭夏,“鼎迁于商”,就是夏王朝灭亡和商王朝建立最合法的标志 。周武王伐殷而得九鼎,也标志着周人取得政权的合法性,鼎成了王朝政权的象征 。自周始,青铜鼎是专门用来炊煮、盛放祭祀用的胙肉的,其神圣可知 。周礼还规定,君臣依等级拥有不同数量的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不可逾越,逾越即为罪恶 。春秋后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 。野心勃勃的楚庄王曾带兵来到周朝都城洛邑,向周定王的使节询问九鼎之轻重大小 。“问鼎”遂成为夺取天下的代名词 。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是奄奄一息,秦齐等大国为了争夺九鼎,不惜兵戎相见 。周灭亡前后,据传九鼎沉没于泗水渊底 。以后秦始皇出巡过彭城时,派人下水打捞,未能如愿 。作为权力象征的九鼎,也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不知所终了 。
涂山之会
禹继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 。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 。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则,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以刑罚来惩办 。传说西部与禹同族的有扈氏,好战而不服禹 。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使有扈氏最终臣服于禹 。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 。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礼遇 。
禹时代,共进行了两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即与共工(共工是一部落名,与颛顼、帝喾争夺帝位的是前期的部落首领)和三苗的战争 。共工氏在大禹之前治水失败了,他怀着嫉妒的心肠,不愿看到大禹治水成功,便千方百计地将洪水引向大禹所在的治水工地——空桑山(今山东曲阜) 。空桑山被淹没后,治水工程只好暂时停了下来 。当时,涂山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国中势力最强 。皋陶为涂山氏首领,禹任命皋陶为刑官,并娶了涂山氏的女娇为妻,两族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禹即帝位后,皋陶、伯益迭为首辅,涂山氏成了夏后氏最倚重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获得妻族的支持,大禹便携同女娇,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大会夏、夷诸多邦国或部落首领,准备与共工决一死战,历史上称之为“涂山之会” 。
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 。原来众多部落的首领,到此时,已大都转化?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 。他们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 。正是涂山之会,确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也奠定了天下一统的基础和格局 。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 。会议开始后,当时有个叫汪芒氏方国的部落首领防风氏,被共工收买了,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 。大禹当机立断,在会上杀了防风氏,并曝尸三天,以儆效尤 。《国语鲁语》记载:“防风氏后至,杀而激之 。”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禹的权力和专制 。
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 。这使得与会的所有方国之君深感震惊,他们只得对禹行臣服的礼节 。那些没有参加朝会的氏族部落领袖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 。共工很快被大禹打败,最终被祝融杀死 。
涂山大会,大禹论功行赏,对有功者封赏,对作恶者惩处,众人咸服 。又任命皋陶为相,封女娇为后妃 。把启留在涂山氏国培养,继续寻求妻族的支持 。大禹起自民间,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 。他以富民为本,时时巡访各地,了解民情,查访贤能之士 。把钟、鼓、磬、铎分别挂于厅前,发出告示:教我以道者击鼓,谕我以义者击钟,告我以事者振铎,对我述说困难者击磬,有告状者摇铎 。
诏命初下,天下贤士闻风而至 。一切准备妥当,大禹便发动了对三苗的最后战争 。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夏禹的王权得到了加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