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任性”大臣蒲宗孟 备受争议的另类名臣
蒲宗孟,字传正,四川阆州新井县大成村(今南部县宏观乡老观村)人,北宋著名大臣 。蒲宗孟在官场上几起几落,职位最高时是尚书左丞(相当于副宰相)、资正殿学士 。后来被贬出京城,当过多个州的知州,最终死在任上 。蒲宗孟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属于争议人物 。他不仅与苏轼、周敦颐等当时的名人交往密切,而且在王安石变法时,是王安石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 。他为人正直,敢于谏言,在皇帝面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不过,在为政上,史书批评他“为政惨酷”,还有人把他当成“官逼民反”的反面教材 。而且他的个人私生活,居然被惜墨如金的史书罕见地详细记载下来,可谓是一个另类到极致的人物 。
蒲宗孟所在的家族,被称为蒲姓清风阁系,他和弟弟蒲宗闵被奉为始祖 。蒲姓清风阁系是川东北蒲姓中最大的支系,族人主要分布在今三台、盐亭、绵阳、西充、南充、南部、阆中、广元等地 。
为官干练,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
南部县宏观乡场对面有座岱城山,据说那里是蒲宗孟的出生地 。蒲宗孟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高祖蒲蒙在唐末时曾任太守,为躲避战乱,迁居到四川利州(今广元市)青树坝 。
蒲宗孟的父亲蒲颖士,进士出身,因出任阆州(今阆中市)教谕(相当于市教育局长或市级公办学校校长),定居在阆州新井县大成村,蒲宗孟在这里出生 。
宋仁宗赵祯皇祐5年(1053),蒲宗孟考中进士,出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观察推官,掌管司法事务 。蒲宗孟这个职务主要是挂个职而已,没有什么实权 。宋英宗赵曙治平年间,全国水灾、地震严重,蒲宗孟坐不住了,提笔给朝廷上疏,谴责有关大臣及宫禁、宦寺对预测灾害和救灾不力 。
这给后来的宋神宗赵顼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顼继位后,把蒲宗孟调进京城,出任著作郎,在馆阁中校正文书档案,制定各种制度 。
蒲宗孟对手实法大加赞美:“近制,民以手实上其家之物产,而官为注籍,以正百年无用不明之版图,而均齐其力役,此天下之良法也 。”
但保守派以及另外一些变法派官员则批评手实法 。时任密州知州的苏轼,甚至抵制手实法在密州推行 。他们的理由是,手实法鼓励告密,必会败坏人心,破坏公序良俗 。
事实证明,在推行手实法的地方,果然出现官吏扰民、奸人告讦之风 。最终,宋神宗下令停止手实法 。
正直敢言,开学士佩戴金鱼先河
蒲宗孟为人刚正不阿,敢于说话,甚至直接质问皇帝,胆子真够大的 。蒲宗孟后来升任为翰林学士兼侍读 。翰林学士主要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侍读是给皇帝讲学的,两个职务都能经常见到皇帝,是皇帝的重臣之一 。由于北宋重文轻武,朝廷官员中,除宰相外,最荣耀的官职就是翰林学士了,只有最有学问、最有威信的文士,才有资格担当 。宋神宗对蒲宗孟的工作很满意:“翰林学士是有职无阶的清淡职位,但又很接近君主,是其他官员不能比的 。”于是,宋神宗赏赐蒲宗孟在官服上佩戴金鱼袋 。金鱼袋是从唐朝开始的,朝廷官员身上佩戴证明身份的东西 。官员那么多,经常在朝中往来,所以用佩戴金鱼袋的方式表明身份 。官员受赐金鱼袋,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 。学士在官服上佩戴金鱼袋,就是从蒲宗孟开始的 。
蒲宗孟在任翰林学士兼侍读期间,枢密都承旨(掌管枢密院内部事务,检察枢密院主事以下官吏功过及其迁补等事务的官员)张诚一很放肆专横 。张诚一的地位在学士之上,更加接近宋神宗,经常参与重大政事 。所以,张诚一常常假借宋神宗的旨意,威胁其他官员 。
蒲宗孟觉察到后,把张诚一说的话去问宋神宗,究竟有没有这些旨意,结果发现都是假的 。宋神宗认为蒲宗孟为人刚正不阿,提拔他为尚书左丞(正二品) 。这时的蒲宗孟,在仕途上达到了顶峰 。
蒲宗孟没有让老百姓失望,他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 。他发布命令,抓住强盗后,也按同样的方法处死 。谁要是抓住了强盗,当天就可到州府大厅领赏 。
蒲宗孟带兵攻打贼窝,抓住了一些强盗,先挑去他们的脚筋,然后依法处死 。这样的做法,最初震慑了强盗,但后来不但没有端掉贼窝,反而激起强盗们的激烈反击,对当地的老百姓更是大肆残害 。
强盗们盘踞在梁山水泊,难以捕捉 。蒲宗孟下令:“严禁船只出入水荡 。”这一招很有效果,强盗的粮食补给被断绝,不得不离开梁山泊贼窝 。
蒲宗孟严厉打击盗匪,终于把盗匪治理得差不多了 。但蒲宗孟一点也没有放松对郓州社会治安的治理,那些小偷小摸的人,只要被抓住,蒲宗孟都要将其脚筋割断 。有时,情况没有完全弄清楚,冤枉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