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三大战役中 在荆州为什么会发生两次?( 二 )
荆州这个地方 , 刘备可以暂时罢手 , 因为他有艰险的蜀道可以作为屏障 , 但他不能失去汉中 , 失去了 , 成都就没有了保障 。所以 , 刘备必须和孙权讲和去夺取汉中 。孙权不能丢 , 而且最不能丢的就是他 , 丢掉了 , 东吴就没有了丝毫的险阻要塞 , 国家危亡马上呈现 。但是 , 孙权在东部合肥刚刚失利于曹操 , 西部又和刘备刚刚战罢 , 一时还需要休养生息 , 因此也不得不和刘备言和 。曹操也不能丢 , 丢掉了 , 许都将门户洞开 , 成为荆州所有者直接攻击的对象 。
这就是关羽发起襄樊之战的动力所在吧!
正如前面所说 , 关羽的襄樊之战 , 威胁的不仅仅是曹操 , 更严重的是东吴 。所以 , 当关羽水淹七军 , 擒获于禁 , 斩了庞德以后 , 中原震动 , 曹操甚至都考虑到迁都以避锋芒 。毕竟 , 曹操一世枭雄 , 手下人才济济 , 智谋之士甚众 , 有人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 荆州对东吴更为重要!司马懿和蒋济都看到了这个关键 , 说:“于禁等人战败 , 是因为大水 , 并非是攻战失利 , 对国家大计没有构成大的损害 。刘备和孙权 , 从外表看关系密切 , 实际上很疏远 , 关羽得志 , 孙权必然不愿意 。可派人劝孙权威胁关羽后方 , 答应孙权把江南封给他 , 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事情果然被他们看准 , 孙权写信给曹操 , 要求替朝廷效力(这时候孙权向曹操称臣) , 讨伐关羽 。同时请求不要泄露消息 。曹操同意了孙权的请求 , 但同时听取了董昭的建议 , 将消息泄露 。这样一来 , 樊城的曹仁坚守 , 前来支援的徐晃破围 , 孙权在后方偷袭了江陵 , 关羽失败被杀 。也是关羽大意 , 他认为孙权不敢用兵 , 东吴的大将吕蒙养病不在 , 代替他的陆逊年轻且表现的非常谦卑 , 东吴也不会出兵 。更没有想到的是 , 自己的下属会背叛 。这就是“大意失荆州” 。大意的还有刘备和诸葛亮 , 关羽搞出这么大一个动静 , 两人竟然都没有丝毫配合的行动和建议 。
司马懿等人为什么会说孙刘两家貌合神离?就在于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太重要了!这儿虽然不是他们的脚跟、他们的心脏 , 但却是他们的脖颈 , 失去了荆州 , 就是让人掐住了命脉 。所以 , 无论是什么协议 , 都不如命重要 , 这就是孙权敢偷袭关羽的根本所在 。
荆州丢失的时候 , 刘备还是个汉中王 , 第二年当了皇帝 。当皇帝的第二年 , 刘备不顾属下大多人的反对 , 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 , 亲自东征伐吴 。这就发生了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 。假如说刘备是个小富即安的皇帝 , 荆州丢了也就算了 , 蜀汉国还有西南的云贵、西北的凉州好大片土地等着他去开拓 。但问题是刘备是汉朝皇家后裔 , 又是当世英雄 , 他要续的是汉祚 , 要回到中原 , 没有荆州不行 。就像后来的诸葛亮 , 在北部搞了个轰轰烈烈 , 但效果却是了了 , 为什么?就是那地方不利于任何一方进攻 , 除非双方力量悬殊 。荆州这地方则不同 , 它就像陆逊说的夷陵一样 , 易得也易失 , 也就是利于进攻但不能久拖不决 。
东吴人很明白这个道理 , 所以他们总是先巧妙的周旋 , 等到看准了时机然后一击致命 , 赤壁战曹操 , 江陵偷袭关羽都是如此 。有了这两次的经验 , 陆逊的夷陵之战也是采取了这种战法 , 先是节节败退 , 逐次抵抗 , 到了一定的地方 , 就做顽强抵抗 。到了需要坚守的时候 , 陆逊甚至连公族的孙桓也不顾 。正因为如此 , 陆逊在刘备进攻锐气受挫之后 , 一把火将刘备四十余座营寨烧毁 , 刘备从此彻底退出了荆州 。
蜀汉国虽然退出了荆州地区 , 可这儿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 , 魏吴两家谁也不敢丝毫懈怠 , 这儿还是在不时地打打斗斗 , 直到蜀汉国灭亡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