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那些没有被写进历史书中的故事( 二 )
(图)辛亥革命成功的纪念明信片
当时全国各地都爆发了革命,武昌起义是由连、排军官发动的,其中黎元洪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从整个大局看,还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包括黄兴等,这一批革命党人,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起义,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在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大家就总结经验,说我们不能总在广东起义,广东不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新军、大的帮会都不在这里 。最后革命党决定到长江流域去发展革命力量,因为长江流域有大量的码头,有码头的地方就有帮会,新军当中大量的士兵就是帮会成员 。革命党当时联络了很多帮会,包括帮会在新军中的人,动员其加入革命党,这一切都促成了最后武昌起义的成功 。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先生并不在场,据各种记载说,孙先生当时正在美国的一家中餐馆里刷盘子 。对于这个细节其实我做过调查,我去了孙中山当年住的地方,孙先生当年生活得还不错,住在一间相当不错的公寓里,而且我也问过周围的人,孙先生当时确实没有穷到要去餐馆刷盘子 。当然了,孙先生是不是刷过盘子不重要,后来还是孙先生回国,革命党才开始控制住局面 。所以可以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
我再讲一个小细节,从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到整个国家那种心向革命的状态 。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就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这一年成立的,而且就在辛亥革命之前,刚刚通过考试招来了第一批学生,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的吴宓,他是清华的第一届学生 。清华大学当时的名字叫清华学堂,是留美预备学校 。在吴宓的回忆录中有特别有意思的记载,他说当时考进了留美预备学堂,准备好好地读八年书,到那儿学生食堂也开伙了,每顿饭四菜四汤,还有米饭馒头,宿舍的条件也好,正准备开始好好学习,结果突然就被遣散退学了 。学生们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立刻分成两派,革命热情高涨的那一派马上南下了,剩下的那些人还在商量怎么办 。最后校方给学生每人发了二十块大洋,先把大家遣散了 。二十块大洋在那时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了,可见清华多有钱 。这些在吴宓先生的回忆录里都写得很清楚 。后来直到辛亥革命彻底成功,清帝退位,革命的浪潮平息,第一届学生才开始入学 。
【辛亥革命:那些没有被写进历史书中的故事】这些革命时期的小细节我觉得很有意思,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能看到,当时革命为什么能成功 。它不是偶然的,不是放了几枪、用了一些什么计策就能成功,而是大势所趋 。
推荐阅读
- 紫禁城竟没一个厕所 慈禧太后如何解决内急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 唐朝那些可爱的官员和好玩的事 绝对笑死你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辛亥革命后旗房为何恐慌性抛售 旗房抛售潮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忠疑之术玩弄至死的名臣良将
- 中国古代史上的那些好色皇后
- 大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 刘备招亲故事 三国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