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二夫人双枪女侠王者培 打下塔顶鸽子

“听说你枪法好,你要是能把塔顶上的鸽子打下来,我就娶你 。”李杜本已经有了妻子,但是面对“双枪女侠”王者培的苦苦追求,只好这样说,本想是让王者培自打退堂鼓,没想到王者培还真就打下了鸽子 。
李杜就这样娶了二夫人王者培,这位夫人曾经救过他的命!

李杜曾是张作霖爱将
李杜,原名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 。
1880年8月4日出生在辽宁省义县西关一个半农半商的家庭 。父亲李万钟,母亲王氏 。李杜兄弟四人,他居长,六岁时入私塾读书,他学习刻苦,聪慧过人,每次考试皆列前茅 。十九岁时,家道中衰,去义县清河门一家烧锅当学徒 。1900年庚子之变,俄军出兵中国东北,溃败的大辫子清兵路过李杜的家乡,肆行劫掠 。李杜回家,见清兵殴打其父母,他上前阻止,被清兵开枪击伤,幸亏未击中要害 。溃兵去后,他得知家乡的百姓多受其害 。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对遭受战乱之苦的乡亲们深感不平 。
他气愤之下,决心投笔从戎,取得军权,解救受难的苍生 。他发誓果有带兵之日,定剿除害民之兵匪,保护百姓,“绝不扰民” 。他伤愈后,察访到驻义县的清军二十镇的耿营官比较正派,便投其麾下充任司书,负责管理兵饷 。
李杜是奉军中张作霖的爱将,“九·一八”事变后,在日寇兵进吉林省,东北面临危亡之时,他出自爱国之心,率部下奋起守土,浴血抗战,重创敌伪军,后因孤军无援而失利 。他取道苏联,进关面见蒋介石,敦请出兵东北,收复失地,连遭冷遇,遂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 。欲重返东北杀场,由于受阻,三次努力未遂,壮志难酬 。
在救国无门之时找到共产党,毅然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他舍弃亲生骨肉,营救毛泽东之子出险境,送往苏联 。他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说服张学良与中共联合抗日,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促成做出重要的贡献 。
他发誓“凡有生之日,皆报国之年 。”他不思个人荣辱,忠守其志,在抗日时期,在国统时期,不畏艰险,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杜将军是爱国者的典范,值此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追述其业绩,以为纪念 。
李杜是著名的抗日英雄,被人誉为“凡有生之日,皆报国之年” 。
打赌打鸽子,娶了“双枪女侠”王者培
王者培是李杜的二夫人,吉林人,是满族家庭的大家闺秀,自幼学武,刀枪纯熟,双手使枪,百发百中,人称“双枪女侠” 。
她久慕李杜之名,李杜在吉林剿匪期间,她找机会看见李杜,见他青年英俊,军纪严明,是个将才,便产生爱慕之心,决心嫁给他 。托人找李杜说媒,李杜因家中已有夫人马氏,没答应 。王者培嫁他之心坚决,在李杜带兵回义县之时,她带几名男女随从尾随至义县,面见李杜,非要嫁给他不可 。李杜还是不答应,但无法摆脱王者培的纠缠,对她说:“听说你枪法好,你要是能把塔顶上的鸽子打下来,我就娶你 。”王者培说:“你说话算话?”,李杜说;“君子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有父母二老做证 。”父母二老见王者培精明强干,因李杜常年在外行军作战,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儿媳伴随儿子,便答应了 。
王者培与李杜一家人来到义县佛塔前,王者培看看塔顶的鸽子,毫不犹豫,拔枪抬手一抢,塔上的鸽子应声而落 。李杜再也无法推辞,老人也很喜欢这个儿媳,婚事就定下来了,过门之后,王者培知书达理,办事利落,孝敬老人,尊重马夫人,姐妹相处很好,深受家人拥戴 。过门不久就让她当家,王者培管理家务,里里外外条条是道,是李杜的贤内助 。
二夫人曾救李杜一命!
王者培听说李杜被关押,立即带几名随从,乘马奔赴沈阳,来到张作霖的大帅府,卫兵说大帅不在,她找省参议会大闹,叫他们下令放人 。省参议会官员们一看王者培的架势,惹不起,说做不了主,叫她去找张大帅 。王者培再次来到大帅府,卫兵不让进,争吵起来,王者培硬闯,三拳两脚,将几个拦阻的卫兵打倒在地 。这时张作霖和寿夫人乘车回来,见此情景,问明情况,王者培要求进屋说话,到了客厅,王者培说明丈夫李杜被关押的经过,要求大帅做主放人 。寿夫人也是干脆利落的人,和王者培一见如故,禀性相投,急帮腔让张作霖下令放人 。李杜当时被关押在八面城,王者培带着大帅的手令,亲自长途跋涉,去昌图八面城,找吴俊升把李杜要了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