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藻类如何在黑暗环境中生存下来?科学家揭开了奥秘



“光合”藻类如何在黑暗环境中生存下来?科学家揭开了奥秘



6600多万年前 , 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导致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灭绝 。 剩下来的生物为了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 , 会经历非常残酷的适应过程 。 近日 , 在毕格罗海洋科学实验室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中 , 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单细胞藻类物种在大灭绝中生存下来的具体细节 。
与大多数藻类一样 , 颗石藻也进行光合作用 , 并利用太阳能制造食物 。 然而 , 小行星撞击的余波让地球在数月里都笼罩在黑暗中 , 这对大多数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来说 , 简直就是判了死刑 。 再加上其他效应的影响 , 超过90%的颗石藻物种(海洋中一些最有影响力的生物)灭绝了 。 然而 , 还是有一部分活下来了 。
新研究的结果表明 , 颗石藻可以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存活 。 这就表明 , 它们必定有另一种方式来产生所需的能量和碳 。
新研究还揭示了一些颗石藻物种如何使用以前未被认识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碳源 , 而不是植物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 。 它们可以处理溶解的有机化合物 , 并立即在称为渗透压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有机物 。 这些发现 , 解释了颗石藻如何在黑暗条件下生存 。
研究人员表示 , 颗石藻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融入全球循环 。 他们会继续进行海洋实验 , 以观察了颗石藻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吸收营养 , 特别是在黑暗环境中 。
该研究论文题为“Osmotrophy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by coccolithophores in darkness” , 已发表在New Phytologist期刊上 。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光合”藻类如何在黑暗环境中生存下来?科学家揭开了奥秘】论文原文: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78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