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元宇宙剑走偏锋沦为“精神毒药”】
从英伟达宣布推出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 , 到日本社交平台GREE开展元宇宙业务;从微软正努力打造“企业元宇宙” , 到脸书改名为元宇宙(Metaverse)一词中的Meta……不仅科技公司在元宇宙赛道上争相布局 , 一些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 , 这让元宇宙成为本年度的热门话题之一 。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 元宇宙以“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创造更为理想的需求空间”逐渐成为新科技的发展趋势和产业风口 。 但近期有专家指出:“别让元宇宙成为人们 , 尤其是未成年人新的精神麻醉场 。 ”
元宇宙作为现实物理世界在数字虚拟世界的延伸与拓展 , 追求跨越现实物理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之间界限 , 有可能对现有政治结构、金融体系和人类生存模式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 游戏作为内容与科技融合度较高的形态 , 被市场看作是元宇宙落地的初级载体 , 其作为一个巨大的公共网络空间 , 在游戏以及社交方面的体验将更加逼真和诱人 。
人们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尤其是混合现实MR这三条路径访问元宇宙 , 从而让元宇宙存在一种成瘾机制 , 整天沉迷其中 , 就像未成年人对游戏上瘾一样 。 元宇宙也将根据不同用户的精神需求 , 尤其是针对人们在现实中通过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或根本无法企及的目标 , 在交互式虚拟现实世界中予以实现 。 如此 , 更容易弱化人们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的斗志和进取精神 , 尤其容易让未成年人形成新的精神依赖 , 放弃在现实中通过奋斗来实现梦想 。
因此 , 元宇宙在产生之初就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 , 跟进制度建设加强监管 , 防止其剑走偏锋;企业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 以利国利民为标尺来研发布局元宇宙的内容和产品 , 趋利避害;专家学者应深入调查研究 , 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适时指导纠正 , 避免其沦为“精神毒药”;媒体应做好理性观察和引导 , 为元宇宙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记者:叶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