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是谁?申不害人物生平介绍
申不害生平简介
相韩之前
申不害原是郑国京邑(今郑州荥阳东南京襄城)人 , 曾为郑国小吏 ,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二年) , 韩国灭掉郑国 , 遂成为韩人 , 并做了韩国的低级官员 。
公元前354年(韩昭侯四年) , 素与韩有隙的魏国出兵伐韩 , 包围宅阳(今郑州市北) 。面对重兵压境的严重局面 , 韩昭侯及众大臣束手无策 。危急关头 , 申不害审时度势 , 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见魏惠王 。申不害说:要解国家危难 , 最好的办法是示弱 。今魏国强大 , 鲁国、宋国、卫国皆去朝见 , 您执圭去朝见魏王 , 魏王一定会心满意足 , 自大骄狂 。这样必引起其他诸侯不满而同情韩国 。是我免于一人之下 , 而位于万人之上也 。夫弱魏之兵 , 而重韩之权 , 莫如朝魏 。”韩昭侯采纳申不害建议 , 亲自执圭去朝见魏惠王 , 表示敬畏之意 。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 , 立即下令撤兵 , 并与韩国约为友邦 。申不害亦由此令韩昭侯刮目相看 , 逐步成为韩昭侯的重要谋臣 , 得以在处理国家事务上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
公元前353年 , 魏国又起兵伐赵 , 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 。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 , 就询问申不害 , 应如何应对 。“申不害担心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国君心意 , 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惹火烧身 , 便回答说:这是国家大事 , 让我考虑成熟再答复您吧!随后 , 申不害不露声色地游说韩国能言善辩的名臣赵卓和韩晁 , 鼓动他们分别向韩昭侯进言 , 陈述是否出兵救赵的意见 , 自己则暗中观察韩昭侯的态度 , 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 。于是便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 , 伐魏救赵 。韩昭侯果然十分高兴 , 即听从申不害意见 , 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 , 迫使魏军回师自救 , 从而解了赵国之围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
韩昭侯从申不害处理外交事务的卓越表现及其独到的见解 , 发现这位“郑之贱臣” , 原来是难得的治国人才 , 于是便力排众议 , 于公元前351年 , 破格拜申不害为相 , 以求变革图强 。
【申不害是谁?申不害人物生平介绍】变法改革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改革 , 第一步就是整顿吏治 , 加强君主集权统治 。在韩昭侯的支持下 , 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 。果断收回其特权 , 推毁其城堡 , 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 , 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 , 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 。与此同时 , 大行“术”治 , 整顿官吏队伍 , 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 , “见功而与赏 , 因能而授官” , 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 , 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随后 , 他又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 , 并主动请命 , 自任韩国上将军 , 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 , 与原有国兵混编 , 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 , 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 申不害为富国强兵 , 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 。他说:“四海之内 , 六合之间 , 曰‘奚贵 , 土 , 食之本也 。又说:“昔七十九代之君 , 法制不一 , 号令不同 , 而俱王天下 , 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 。”( 《申子·大体编》)因而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 , 多种粮食 。同时 , 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 , 特别是兵器制造 。所以战国时代 , 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 。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 , 皆自韩出”的说法 。
申不害相韩15年 , “内修政教 , 外应诸侯” , 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 , 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 国内政局得到稳定 , 贵族特权受到限制 , 百姓生活渐趋富裕 , 史称“终申子之身 , 国治兵强 , 无侵韩者 。”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 , 却能相安无事 , 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 。
公元前337年 , 申不害卒于韩都(今新郑) 。
推荐阅读
- 结婚纪念日当天怎么过 结婚纪念日怎么算
- 为什么大多数散户交易经常赔钱还赔的很厉害
- 快乐棍刮刮乐快乐火是什么意思
- 军训式应援是什么意思
- 世界银行是什么
- 问道强力克金是什么意思
- 烈火军校元聘婷扮演者是谁
- 王者荣耀补位是什么意思
- 网络语囍是什么意思
- 饭圈dy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