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美国为何要渲染蒋介石的花边绯闻?

1942-1943年间,宋美龄以治病名义的访美,推动了《中美平等新约》的签署,将中美关系推向了蜜月期 。但是两个亲密的伙伴,却没有品尝到太久的友谊,信任迅速流失,到1944年秋“史迪威事件”爆发时,中美的亲昵关系几近破裂 。
【二战后期美国为何要渲染蒋介石的花边绯闻?】对于二战后期,中美外交关系恶化原因的讨论多种多样,不过多是从政治或国际关系的维度进行分析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雁另辟蹊径,她将目光投向到1943-1944年间在重庆爆出的蒋介石超级绯闻,尝试从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因素解释这一问题 。4月5日,在蒋介石逝世40周年的日子,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研究室、“中国现代史”创新团队主办的“民国政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术研讨会上,陈雁以此为题做了发言 。
超级绯闻:蒋介石与陈姓小姐有染?
美国人西格雷夫的《宋氏王朝》一书对抗战后期蒋介石在重庆的绯闻津津乐道,称“委员长的脸都被夫人抓伤了,一天,他在卧室中,夫人发现了一只白色高跟鞋,愤怒之中,把它扔到窗外,正好击中一名卫士的脑袋 。”不少蒋介石的传记都大同小异地引用了《宋氏王朝》里的这条花边新闻 。
这桩“绯闻”从1943年就开始传播了,不仅在国民党高层流传,还广泛地流传于重庆的媒体与民间,并且也给宋美龄访美取得的巨大成功蒙上了阴影 。陈雁通过对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组组长唐纵的日记、蒋介石日记等资料的考察,发现当时蒋介石夫妻之间确实出现了家庭危机 。比如《唐纵日记》1944年10月3日写道:“近来委座与夫人意见不和,夫人住新开市孔公馆,不归者数周 。下午夫人归官邸与委座晚餐后,又同赴新开市,宿一夜 。”宋美龄和蒋介石分居数周,让唐纵感觉到“夫人与委座不洽” 。唐纵后又向蒋介石的侍卫长俞济时打听,俞济时没有否认,还说与蒋纬国有关系 。
蒋介石夺了蒋纬国的女友?
为何蒋介石夫妻交恶会扯上二公子蒋纬国呢?
陈雁从近年出版的《蒋纬国口述自传》中发现了新的线索 。据蒋纬国回忆,宋美龄有个其貌不扬的秘书,叫pearl Chen(陈纯廉) 。而蒋纬国在1940年从美国回国途中结识的空姐,恰好也叫pearl Chen,两人有过短暂的交往,但随着蒋纬国被父亲送到陕西胡宗南部队当排长,这段关系宣告结束 。
因为空姐与宋美龄秘书同名同姓,于是后来就被讹传为蒋纬国的女友在蒋家几次吃饭后,被老蒋相中,以给宋美龄当秘书的名义霸占,而父亲送儿子去胡宗南部队锻炼,也被演绎成蒋介石有意支走儿子 。但是蒋纬国在口述自传中,为父亲辩诬,并以此来解释重庆绯闻纯系误会,似乎自此“绯闻”问题迎刃而解 。
宋美龄因绯闻而有自杀倾向?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收藏的宋子文档案中,与宋美龄有关的部分在2003年宋美龄去世后逐渐公开 。里面几封宋子文与宋子安兄弟间来往的电报,引起了陈雁的注意 。这几封电报往来于1944年宋美龄在巴西与美国养病期间,宋氏兄弟在里面一直提到一个叫“兰顿”的人,说“兰顿”不愿意从巴西去美国,称“兰顿”疑心重重,寻死觅活 。
这个兰顿,陈雁认为可能就是代指“宋美龄”,如此则各种费解之处就豁然开朗 。比如1944年10月3日,宋子安致电宋子文:
兰顿病状据医密告,甚严重,有变为神经病或自杀之虞 。现在诊治方法系使其一日廿四小时处于昏迷状态,以防万一 。此病原因当然为重庆事件所感触,而最近与美国情形日趋恶劣,亦其原因之一 。
陈雁认为,这几封电报至少间接证明了宋美龄在重庆确与蒋委员长发生了重大的争执,受到重大打击,并由此推断“看来‘绯闻’可能并不只是‘谣诼’ 。”
绯闻传播源头来自美国人
那么,这桩花边“绯闻”最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
这桩“绯闻”有很多版本,更早的版本中,女主角虽然仍是“陈小姐”,但却非陈洁如,有说是陈姓女护士,也有说是陈立夫的侄女 。一本上世纪70年代末港版的《侍卫官杂忆》以蒋介石侍从室侍卫官的口吻描述过蒋介石偷腥的具体场景:在一所挂着“黄山小学”的房子里,蒋与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姐见面,“至少有半点钟的光景,先生才兴匆匆地出来,似乎有点儿气喘 。小姐再没有露面,不知道是为什么 。”
各种版本的“绯闻”虽然故事情节有出入,女主角亦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情节生动,细节具体 。陈雁顺着这些具体细节,找到了“绯闻”的源头,是一本名为《在中国失掉的机会》(The Lost Chance in China)的书 。这本书是抗战期间在美国驻华使馆担任三等秘书的美国外交官谢伟思(John S.Service)的战时电讯文稿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