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舰不能肯定是否整体打捞?保养费是天文数字

辽宁丹东东港发现致远舰的消息,引发全国关注 。参与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专家陈悦说,这是能体现北洋海军风貌的一艘战舰 。“致远舰上的文物也将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北洋海军出水文物 。”陈悦说,应该以发现致远舰为契机,建立系统的甲午海战纪念馆 。
已出水大量文物“部分文物表面依然光滑”
据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介绍,自今年8月初考古工作开始以来,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种类有60余种,数量100多件,它们主要分为3大类,即船载武器、船体构件以及船员生活用品 。
为使文物更接近水下保存状态,它们被放置在注满海水的储藏盒中 。除了机关炮子弹外,水下作业过程中,不少步兵武器的子弹也被发现 。
【致远舰不能肯定是否整体打捞?保养费是天文数字】参与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专家陈悦说,此次考古发现的位置应该是位于致远舰的后方,因此在出水的文物中,包含了一些当时船员的生活用品,这将为研究当时船员的海上生活提供依据 。
据陈悦介绍,由于长时间泡在海水里大部分文物出水时表面都附着了很多海洋生物,但也有部分深埋在淤泥中的文物表面依然光滑 。
“目前出水的文物大部分还要进行后期的细致清理才能识别更多的信息,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有关致远舰的信息也会越来越丰富 。
陈悦说:“此前在打捞济远舰时候发现,有的舱门的密封性好,水都没有进去,里面的东西,包括纸和围巾还是干的,期待致远舰上也会有此发现 。”
济远舰遗物“严格来说是日本军舰遗物”
对于此次致远舰的发现,陈悦说:“这对我们意义重大,因为在致远之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北洋海军战舰遗物出水 。”
陈悦说,有一件事情很多人没有注意,就是目前在山东刘公岛上甲午纪念馆里所陈列的济远舰文物,镇馆之宝就是济远主炮 。但是要注意这是济远舰在甲午战败被俘在日本海军已经服役了一定阶段后沉没又被打捞起来的 。
“所以济远遗物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日本军舰的遗物,因为很多的物品都日本人的 。”陈悦说,“而且济远舰在被编入日本海军后,船体很可能被改造过,因为火炮等物品使用经验也不一样,应该被日本人改过,包括舰上的一些小型火炮也不一定是当年北洋海军原装的 。”
济远舰,1895年甲午战败被俘编入到到日本海军,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触雷在旅顺海域沉没 。1988年对济远进行打捞,出水文物中济远舰舰首的2门210毫米火炮(火炮下炮架未出水) 。但由于此次打捞由于打捞工作船吨位小,军舰沉没位置水深过深,未能实现整体打捞的目的 。
“所以说,真正的原生态的北洋海军的军舰被发现这是第一次 。”陈悦说 。
筹建博物馆“要做个大格局的纪念馆”目前,丹东正在筹建中国首个甲午海战博物馆 。对于这座博物馆,陈悦说,按照正常情况此次致远出水的文物,部分文物会放到这座馆里 。
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海军史专家许华则认为:“打捞起来的致远舰残骸足以支撑起一座博物馆 。”
陈悦建议,未来关于甲午海战一定要做一个大格局的纪念馆 。
“筹建的这个博物馆应该是一个省级博物馆,我有一个建议,在主馆之外,在有北洋战舰发现的地方以及甲午战争的重要遗址处设立分馆 。”陈悦说 。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确认,经远舰沉没在辽宁庄河黑岛的老人石海域 。日俄战争期间沉没在旅顺海域的有平远舰和济远舰,其中济远舰已经打捞出水一大批文物 。旅顺曾是北洋海军重要的基地也是甲午战争的重要战场,同时辽东地区本身就是甲午陆战的两大战场之一 。
“东港设一个馆,以致远舰为主,庄河社一个分馆以经远舰出水文物为主,旅顺再设一个馆以济远、平远以及日舰吉野为主,同时再设立重要的陆战分馆 。”陈悦说,“这可是全国第一个最全面的甲午海战纪念馆,包括了海上的和陆上的,这样也让整个甲午海战的纪念和研究成系统,辽宁也会形成全国第一个甲午海战纪念馆的沿海线 。”
7月25日,丹东以及丹东港等相关方面曾在北京举行甲午海战博物馆筹建论证会 。
论证会上,军事博物馆馆长董长军认为建馆意义重大 。
“从甲午海战来讲,无论是甲午海战的历史意义还是海战的意义,还是它给后人带来的很多思考,从哪个角度讲,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 。所以我觉得这一点确实是应该的 。”董长军说,“现在我们经过探测、了解,发现了一些甲午海战的沉船,让我们办这样一个纪念馆就提出了非常必要的条件和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