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对她恨之入骨 乌喇那拉氏皇后被废之谜

乌喇那拉氏皇后(即那拉氏皇后,1718年一1766年),满洲正黄旗人,为佐领那尔布的女儿,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帝小七岁 。在乾隆帝未登基之前就为藩邸侧福晋,当时为雍正皇帝亲自所赐 。
乾隆即位称帝后,乾隆二年册封乌喇那拉氏为娴妃,时年二十岁 。由于她性情温顺,颇受皇太后喜爱 。乾隆十年十一月晋升为娴贵妃,册文曰:“尔娴妃那拉氏,性生婉顺,质赋柔嘉 。秉德罔愆,协珩璜之矩度;服勤有素,膺褕翟之光荣 。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 。”当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后死于德州舟次之后,当朝皇太后就选中了这位娴贵妃来接替皇后主持六宫了 。尽管乾隆帝口口声声说皇后刚死;不忍心马上立新皇后,可是,他又不敢违抗皇太后的旨意 。
乾隆十三年七月一日,皇太后下了一道懿旨,乾隆帝紧跟着也下了一道谕旨:“联躬揽万机,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 。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殡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 。十余年来,联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兹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母仪天下,犹天地之相成,日月之继照,皇帝春秋鼎盛,内治需人 。娴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人,亦端庄惠下,宜即继体坤宁,予心乃慰 。即皇帝心有不忍,亦应于皇帝四十岁大庆之先,时已过二十七月之期矣 。举行吉礼,嘉儿嘉妇行礼,慈宁始惬予怀也 。钦此 。联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遂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即过二十七月,于心犹以为速 。但思皇后大事,上轸圣母怀恩,久而弥笃岁时令节,以及定省温清,联虽率诸妃嫔及诸孙问安左右,而中宫虚位,必有顾之而怆然者 。固宜函承慈命,以慰圣心,且嫔嫱内侍掖庭之奉职待理者甚众,不可散而不统 。至王妃命妇等,皆有应行典礼,久旷不举,亦于礼制未协 。册立既不忍举行,可姑从权制考之 。明太祖淑妃李氏、宁氏、郭氏相继摄六宫事;国朝顺治十三年册立皇贵妃,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升殿命使,翌日颁诏天下,典至祟至 。今应仿效前规,册命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于以整肃壶仪 。上奉圣母襄助,联躬端模范,而迓休祥顺,成内治有厚望焉 。所有应行典礼,大学士会同礼部、内务府详议具奏 。钦此 。”
这样,那拉氏在乾隆十五年八月被册为皇后,时年三十三岁 。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皇贵妃那拉氏,秀毓名门,祥钟世德,早从潜邸,含章而懋著芳型,晋锡荣封受祉而克娴……恭奉崇庆慈宜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宝文曰:皇后之宝 。”
那拉氏皇后于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十八年生皇五女,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 。皇十二子活到二十五岁,死后葬于朱华山十二贝勒园寝,嘉庆年间追封贝勒 。皇五女及皇十三子永璟均早殇 。
那拉氏皇后在宫中很得宠,经常随乾隆帝出巡各地,最后一次是乾隆帝第四次南巡 。正是这次江南巡游,让她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乾隆帝奉侍着皇太后,带领皇后、令贵妃、庆妃、容嫔等人南巡,同行的有已故的孝贤皇后之弟、大学生傅恒,容嫔之兄图尔都以及蒙古王公、地方的总督巡抚等一千多人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从紫禁城养心殿出发,一路上看花灯,燃花炮,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二月初十日是那拉氏皇后的生日,虽在行次,早晚两膳都加菜赏赐 。乾隆帝为了孝敬皇太后,知道皇太后喜欢吃江南的美味佳肴,便特地将苏州织造晋福家里专用的三名厨师调至御前侍候 。
张东官等三名厨师使出所有手艺技巧,做得异常可口的苏式膳品,多次受到皇帝的赏银 。这年闰二月来到景色迷人、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十八日于名胜景致“蕉石鸣琴”处进早膳时,皇帝还赏给那拉氏皇后等人膳品;可到了晚膳时,在杭州行宫赏赐膳品,皇后却没有出席 。临到十九日赏早膳时,只剩令贵妃、庆妃、容嫔在场了 。在皇宫的赏膳底簿上,皇后的名号被贴住,代之以皇贵妃之名,从此再不见皇后的名号了 。那拉氏皇后哪里去了呢?原来,前一日,即闰二月十八日,圣旨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由水路先程回京了 。皇后进宫,每日所用吃食、柴炭分例具照拨用,伺候太监五名,厨役二名,其余存下太监三名于西暖殿膳房随营当差 。
【乾隆帝对她恨之入骨 乌喇那拉氏皇后被废之谜】那拉氏皇后被遣护回京了,乾隆帝还继续在江南游玩,他想一览浙东风光,于是召见侍郎齐召南,询问天台、雁荡的胜景 。齐召南答道:未曾游览过 。乾隆帝好生奇怪,又问:此地乃你所辖,为什么还没到过呢?齐召南摆出正统儒家的道理回答:浙东山势陡峭,溪流深险,家有老母在堂,孝子不登高、不临深,固不敢前往尽兴 。乾隆帝听罢不言声了,此时他正陪同皇太后游览,已达数月;臣下这番应尽孝道之话,源自圣人,他不便固执己见,只好打消游浙东山川之念 。回銮返京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