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除了交换商品还交换什么更重要的东西
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 。
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外,中国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较高的地位 。以“中国风”为例,500年前,欧洲大批传教士来华,回国后他们向欧洲人传播了中国文化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欧洲又掀起了一场“中国风”,既包含了琴棋书画等修身的艺术,又泛指一种东方神韵,渗透到建筑和瓷器等外观设计里
“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文化的维度不可或缺 。事实上,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 。古丝绸之路起始于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背后是文化沟通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
今天,挖掘、研究曾经在中西交流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文化遗产和案例,不仅有助于深化“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而且有利于增进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民族的理解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造纸术和印刷术怎样西传
今年是欧洲宗教改革500周年 。历史学家在谈及这场改革的背景时,常常会提及古腾堡,称古腾堡活字印刷革命有力地支持了宗教改革运动 。其实,中国早在11世纪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个别国家的研究者对中国的这一首创权提出挑战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造纸术和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的历史作一回顾 。
造纸术西传没有很大争议 。很多文献表明,在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的1000多年,欧洲才建立了造纸厂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早在公元650年,造纸术就已经传入中亚的撒马尔罕 。西班牙最早的造纸厂1129年建于克萨蒂瓦,但一开始基督教世界对此并不欢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1221年发布一道敕令,称所有写在纸上的公文都无效 。直到15世纪中期欧洲印刷业兴起后,欧洲人才逐渐改变对纸张的看法 。
活字印刷术发明于中国 。据《梦溪笔谈》所述,北宋毕昇成功研制了泥活字 。1193年,南宋名臣周必大用泥活字排印了《玉堂杂记》 。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其中所记“沈存中法”,即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法 。之后,元朝王祯制作木活字三万多个,并于1298年试印自己编修的《大德旌德县志》 。
那么,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播到西方的呢?李约瑟认为,如果印刷术由东方传到西方的过程中有那么一个中间环节的话,既熟悉雕版印刷又熟悉汉字印刷的维吾尔族人,极有机会在这种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在史金波、雅森·吾守尔所着的《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西夏和回鹘活字印刷术研究》一书中得到了证实 。该书介绍了西夏和回鹘文活字实物 。
【丝绸之路上除了交换商品还交换什么更重要的东西】据考证,回鹘文已有以音节、语音为单位的、介于语音为单位的活字和汉字活字之间的中介类型活字,其中蕴含了西方字母活字形成的原则,是我国活字印刷术向西方传播的中介类型活字 。这些回鹘文木活字大部分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年代在12世纪到13世纪上半叶之间,早于古腾堡使用金属活字 。这就从事实上否定了“古腾堡第一个用字母活字印书的观点” 。
推荐阅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奇闻:唐朝高僧一行捉北斗七星以救恩人之子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解析宋美龄长寿之谜 宋美龄为何能活到106岁?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
- 杨玉环流落东洋之谜!甚至在日本有了后裔?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传统神话故事之哪吒闹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