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总决赛的专业评审发话了,哪来的实至名归,全是意难平( 二 )


专业评审在后台看大屏幕,这和观众在电视机前看直播有什么区别呢?
这位专业评审也说了,他在总决赛结束后对比了现场和电视端的音频,他觉得像是同一条音频线路。
作为专业的乐评人来说,他们的耳朵是很灵的。
既然这位专业评审这么说了,那就可能会真是这样。
咱们可以这么认为,专业评审团在往季听的是真正的现场版,这次听的是修音版。
我真的想问一下节目组,这真的公平吗?
与其让那么多专业评审去现场听修音版,真的还不如让他们就在家里看电视。
“爱地人”也说了,音频线路不一样听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车祸的电视端听的没问题,没问题的电视端听得有瑕疵。
节目组给专业评审接上这样的音频线路,他们的投票还公平吗?
本来这次的总决赛就有各种翻车的地方,加上“爱地人”给出的这个信息。
真的让人不得不怀疑比赛的公平性。
第二,伍珂玥和贺三让人意难平。
在总决赛的五强当中,伍珂玥和贺三都是来自李克勤战队的。
在第一轮的比赛中,四位导师带着学员合唱。
对于李荣浩、汪峰、廖昌永来说,都是一个导师带着一个学员唱歌。
但李克勤就不一样了,一个人带着两个学员唱歌。
伍珂玥和贺三两个人的嗓音和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适合的曲风也有差别。
这位专业评审说了,李克勤选的这首《月半小夜曲》适合伍珂玥,不太适合贺三。
歌曲不适合贺三,那对贺三来说是不是就不公平呢?
除此之外,《月半小夜曲》这首歌观众需要给伍珂玥和贺三两位投票。
两位虽然是同一个战队的,但互为竞争对手。
在同一首歌曲中,两位谁唱得更好一点,这个对比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最后的票数也能看得出来,贺三两轮过后的票数只有1368票。
除了贺三之外,其他四位的票数都在两千票以上。
说实话,贺三的唱功真的就那么差劲吗?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位专业评审“爱地人”的发文。
五位选手的第二轮独唱歌曲,他给出的个人排名中,贺三是排在第三位的。
从这个排名来看,贺三唱得并不差,那她的票数差到哪里了呢?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第一轮的合唱拉低了她的票数吗?
伍珂玥和贺三虽然都是李克勤导师的学员,但真的不应该三人合唱。
节目组这个规则本身就是极其不公平的,这个比赛结果又怎么能不让人意难平呢?
第三,专业评审不参与前两轮投票让人意难平。
“专业评审团”这个团队一直伴随着《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
既然他们是专业的,他们的投票每次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为什么总决赛只让他们参加一轮投票呢?
总决赛一共分三轮,前两轮是“5进2”的比赛,第三轮是冠亚军的争夺。
从这两场比赛来看,显然是冠亚军争夺更加重要。
节目组安排专业评审参与冠亚军争夺战也足以看出他们对这场比赛的重视。
毕竟节目组请专业评审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公正。
然而,节目组只让专业评审参与一轮投票的操作真的是让人无法理解。
甚至从“爱地人”的发文中都能感受出他的那种无奈与尴尬。
伍珂玥、王靖雯、陈文非、姚晓棠、贺三,五位选手真的有非常差劲的吗?
从盲选走到决赛,他们过五关斩六将,他们是靠打比赛走到现在的。
正如李荣浩在节目中所说,能走到这一步的选手,哪个实力差呢?
五位选手的实力都是顶尖的。
至于谁能夺冠,说白了就是看歌曲的选择是不是适合,还有就是发挥是否稳定。
只要不失误,五位的比赛就是“神仙打架”。
既然是“神仙打架”,难道说节目组不应该让专业评审团参与投票吗?
第一场“5进2”的比赛只靠观众投票决胜负,这真的公平吗?
对于观众来说,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从专业的角度去投票呢?
观众投票的原则向来都是喜欢谁就投给谁,唱得好不好并没有那么重要。
难道说节目组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如果说节目组要是觉得观众投票足够公平,那冠亚军争夺战也由观众投票产生就可以了,又何必要请专业评审团呢?
实话实说,没有专业评审团参与的“5进2”比赛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试问,这次的总决赛又何来公平可言呢?
第四,陈文非的淘汰让人意难平。
这位专业评审“爱地人”也说了,陈文非的个人独唱歌曲是相当完美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