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人:望向蔚蓝的天空,飞往浩瀚的宇宙



中国航天人:望向蔚蓝的天空,飞往浩瀚的宇宙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人:望向蔚蓝的天空,飞往浩瀚的宇宙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是一片承载了几代中国航天人光荣与梦想的土地 。 它见证了中国航天一次次地载着星辰大海的中国梦飞向太空 , 却也经历了中国航天史上最意外的一次挫折 。
1996年2月15日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迎来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首飞 。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 , 长三乙从飞向天空 , 仅仅几秒钟之后 , 它就脱离了预定路线撞向了不远处的山坡 。 火箭在山坡上爆炸 , 熊熊烈火仿佛炙烤着基地上每个人的心 。
【中国航天人:望向蔚蓝的天空,飞往浩瀚的宇宙】这是电视剧《问天》开场的一段镜头 , 惊心动魄的场面令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 置身这场全球直播的火箭发射现场 , 内心跟着这些航天前辈们备受煎熬 。
电视剧《问天》是一部致敬中国航天人的作品 , 以艺术化的形式讲述航天故事 , 塑造了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群像 。
在上文描述的开场剧情中 , 短短一集的时间里 , 已经展开了老中青三代航天人的群像 , 叙事手法的利落令人印象深刻 。 特别是对于李院士的刻画 , 复杂的情绪通过简单的对话和动作传递出来 , 发射失利后李院士困惑不解地叩问“为什么” , 一夜白头的他令人心疼不已 。 短短几分钟的戏份里 , 人物情绪过山车似的跌宕起伏 , 引发观众共情 。

关于中国航天 , 近些年来我们听到的都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宫空间站等一系列成功 , 让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强国 。
但哪怕是在仅仅二十多年前《问天》的故事开始的那个年代 , 剧中人物李院士、顾院长 , 还有以方啸天为代表的年轻航天人 , 面对的几乎是一穷二白的茫茫戈壁滩 。 长三乙发射失败后 , 当时现实中的研究人员们是点着蜡烛开着应急灯连夜寻求答案的 。
《问天》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 中国航天人从这里踏上奋进之路 。
这部剧能够吸引观众的因素有很多 , 比如剧中人物虽然可以称为“英雄人物群像” , 但却能做到有的放矢 , 在三代航天人中都有聚焦的代表人物 。 同时角色还跳脱了刻板的“科学家”严肃形象 , 在紧凑的航天大事件之中 , 创作者巧妙地插入了人物的家庭、情感生活 , 并且赋予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 , 人物形象的立体 , 也是该剧引人入胜的重要原因 。

如此一来 , 观众就很容易投入到剧情当中 。 而随着剧情的展开 , 从长三乙的发射失利 , 到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 再到国际卫星联合组织会议上 , 中国代表运筹帷幄的“频段争夺战” , 《问天》的剧情走出了上扬的情绪曲线 , 让观众也仿佛跟着中国航天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克服 , 一步步地迈向浩瀚的星空 。
而在已播出剧情中埋藏下的暗线 , 比如方啸天的飞行员哥哥受训成为航天员 , 相信随着剧情发展 , 还会为我们展开中国航天更灿烂荣耀的那些瞬间 。
今日的中国航天 , 有全球唯二的空间站 , 可以在遥远的太空中遥望我们所生活的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有嫦娥探索神秘的“月之暗面” , 并带回了珍贵的月壤 。 中国宇航员工作的身影和脚步 , 正是从当年点着蜡烛的那一个个不眠之夜 , 迈向了浩瀚的星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