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谚语 小满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

一、麦套棉两亲家 , 收了麦子又摘花 。
二、小满后 , 芒种前 , 麦田串上粮油棉 。
三、去杂去了 , 深挖细找 , 无一漏网 , 质量提高 。
四、风刮小麦倒 , 自己把头翘 。
五、小满十日见白面 。
六、去杂务必连根拔 , 大穗小穗莫剩下 。
七、临近收割麦扑地 , 抓紧收获莫迟疑 。
八、风刮麦扑地 , 如若人工立 , 根断茎受损 , 籽粒变瘦秕 。
九、麦田把水浇 , 快把玉米套 。
【小满节气谚语 小满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十、麦倒似地毯 , 绑竖大减产 , 等待三五日 , 就能见好转 。
十一、小满十八天 , 不熟自干 。
十二、小满十八天 , 青麦也成面 。
十三、麦种去杂在田间 , 运到场里难分辨 。
十四、麦套花生能增产 , 技术措施要把关 。
十五、当年乌麦拔得净 , 来年地里就干净 。

十六、大麦上场小麦黄 , 豌豆在地泪汪汪 。
十七、大麦不过小满 , 小麦不过芒种 。
十八、枪杆乌霉拔个遍 , 来年地里就少见 。
十九、小满割不得 , 芒种割不及 。
二十、小满十日刀下死 。
二十一、去杂用镰砍 , 低穗剩田间 。
二十二、小满节气到 , 快把玉米套(串) 。
小满节气起居养生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 , 雨量增多 , 但早晚仍会较凉 , 气温日差仍较大 , 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 , 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 , 尤其是晚上睡觉时 , 要注意保暖 , 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 , 早起晚睡 , 但要保证睡眠时间 , 以保持精力充沛 。
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 , 汗出较多 , 雨水也较多 , 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 , 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 , 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 , 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 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 , 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
小满注意事项
从小满开始 , 我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 , 不只天气炎热起来 , 雨水也开始增多 , “小满小满 , 江满河满”就是民间对这个节气的描述之一 。由此可知 , 小满预示着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将要来临 。针对这个特点 , 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 , 我们要注意“防热防湿” 。
小满防热病
首先 , 防热病 。防热病可是小满时节养生注意事项中的重中之重 。少吃辛辣 , 多吃苦瓜、喝绿豆汤 , 及熬凉茶都是降暑的好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 , 夏季到了 , 人们夜晚的活动开始增加 , 熬夜变得司空见惯 。在小满这样的节气里 , 熬夜更易令人产生内热 , 这样内热、外热交加 , 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因此 , 除了注意饮食以外 , 还要避免熬夜 , 保持愉悦的心情 , 有压力尽快疏导 , 防止内热产生 。
小满防湿病
其次 , 防湿病 。有些人在夏季容易胃口不好 , 并将其归因于天气太热的缘故 , 其实“热”并非主要原因 , “湿”才是罪魁祸首 。“湿”是贯穿于整个夏季的 , 不单指下雨的那些日子 。“湿”的开始就是小满 , 中医认为 , 小满时节天气开始闷热潮湿 , 这样的气候最易伤害脾胃功能 , 而导致消化不良 , 食欲不振 。所以说 , 祛湿是小满时节养生注意事项的必修课了 。小满防湿 , 要经常吃点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 , 如红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西瓜、山药;少吃鱼虾、羊肉、鸭肉等 , 水果中芒果、榴莲也要少吃 , 因为这些食物易生湿伤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