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紧急避碰



美国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紧急避碰


文章图片



美国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紧急避碰


文章图片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网站发布的文件显示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2月3日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普通照会表示 , 今年美国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 , 威胁到中国航天员的安全 , 中国空间站对此曾两度“紧急避碰” 。

UNOOSA官网截图


照会提到 , 2021年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了5次发射任务 , 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 。 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稳定运行在高度39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 , 轨道倾角约41.5° 。

在此期间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Starlink)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 。 出于安全考虑 , 空间站组合体分别于7月1日和10月21日实施对美国星链卫星的预防性碰撞规避控制(“紧急避碰”) 。

中方照会截图


根据1967 年《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Outer Space Treaty , 简称《外空条约》)第5条规定 , “各缔约国应把其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所发现的能对宇宙航行员的生命或健康构成危险的任何现象 , 立即通知给其他缔约国或联合国秘书长 。 ”

《外空条约》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 , 号称“空间宪法” , 规定了从事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10项基本原则 。 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代表团据此向联合国秘书长通报了详细情况:

1、第一次紧急避碰:星链-1095卫星自2020年4月19日起稳定运行在平均高度约555千米的轨道上 。 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 , 该卫星持续降轨机动至平均轨道高度382千米后 , 保持在该轨道高度运行 。 7月1日 , 该卫星与中国空间站间出现近距离接近事件 。 出于安全考虑 , 中国空间站于7月1日晚主动采取紧急避碰 , 规避了两目标碰撞风险 。

2、第二次紧急避碰:2021年10月21日 , 星链-2305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 。 鉴于该卫星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 , 机动策略未知且无法评估轨道误差 , 存在与空间站碰撞风险 。 为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 , 中国空间站于当日再次实施紧急避碰 , 规避了两目标碰撞风险 。

中方请联合国秘书长将上述情况周知《外空条约》各缔约国 , 并提请各缔约国注意 , 根据《外空条约》第6条 , “各缔约国对其(不论是政府部门 , 还是非政府的团体组织)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所从事的活动 , 要承担国际责任 , 并应负责保证本国活动的实施符合本条约的规定 。 ”

5月3日 , 天和空间站核心舱过境北京 。 图源:视觉中国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 , 在“星链”计划下 , 美国SpaceX公司一直在将大量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 , 碰撞风险与日俱增 。

【美国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紧急避碰】2019年 , 欧空局的一颗卫星不得不避开“星链”卫星 , 以避免潜在的碰撞 。

今年7月 , 俄罗斯航天局曾发表声明 , 宣称“星链”卫星和一块猎鹰9号火箭助推器碎片可能撞上其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货运飞船 。

美国太空网此前援引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宇航研究小组负责人休·刘易斯 (Hugh Lewis)的研究称 , 仅“星链”卫星 , 每周在两艘自家公司的航天器之间近距离通过次数高达1600次 , 约占所有此类事件的50% , 两艘航天器彼此相距约1公里 。 每周接近其他运营商的航天器500次 。

Starlink与其他运营商的航天器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次数 。 图源:太空网


“情况肯定还会变得更糟 。 ”刘易斯预测 , 计算表明 , 一旦SpaceX发射了其第一代所有12000颗卫星 , “星链”卫星将参与90%的近距离接近 。

“当前大部分的防碰撞操作都与‘星链’有关 。 SpaceX以前仅从事发射工作 , 现在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卫星运营商 , 工作经验只有两年 。 ”刘易斯指出 , 由于SpaceX依靠自主防撞系统 , 自动轨道调整改变了预定轨迹 , 使得碰撞预测变得更加复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