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为何成为登上《时代》封面的首位中国人?

《时代》杂志由美国人亨利·R·卢斯等人创办于1923年 。在办刊之初,《时代》杂志就开创性地设计了一个“封面人物”,第一个封面人物是美国国会议员卡农 。自《时代》创刊至今,其封面上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譬如政治人物有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等,娱乐明星有巩俐、成龙、李连杰等,此外还有一些普通人,如中国工人 。那么谁是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的中国人呢?
这个人就是北洋军阀吴佩孚,他是1924年9月8日《时代》的封面人物 。《时代》刊发的文章主要是赞美他的,强调吴佩孚是“中国的风云人物”,在其照片下面还有两行解说文字:“GENERAL WU(吴将军)”“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 。
“常胜将军”吴佩孚
吴佩孚,字子玉,汉族,1874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祖籍江苏常州 。父亲吴可成依靠祖上传下的“安香”杂货店维持生活 。1880年,6岁的吴佩孚被父亲送到私塾就读,很受老师器重 。不幸的是,在其16岁的时候,吴佩孚的父亲因病去世,家境日渐衰落,于是他便去了蓬莱水师营当学兵 。
1896年,吴佩孚高中登州府(今山东蓬莱)丙申科第三名秀才 。悲剧的是秀才这个功名有了还不足一年,就在1897年秋的时候,吴佩孚因掀翻鸦片台、指责男女同台演戏,被革去了秀才功名 。随后,他辗转来到了北京 。
1898年春,吴佩孚得到堂兄吴亮孚资助,入聂士成的武卫军当兵 。1902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 。1906年,吴佩孚出任北洋军第三镇曹锟部炮兵第三标第一营管带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吴佩孚仍然选择在曹锟手下任职 。1916年1月,西南护国军开始兴起,吴佩孚跟随曹锟入川作战,被提拔为旅长 。1917年7月,张勋制造复辟帝制的闹剧时,吴佩孚随曹锟参加“讨逆军”,任西路军前敌总指挥 。当时身为大总统的黎元洪躲入外国使馆避难,此时的副总统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一职,并且通电讨伐张勋 。张勋战败后,冯国璋不得不依法行事,将大总统的宝座还给黎元洪 。此时,北洋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及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两派基本形成 。
后来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发动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一派坚持武力政策,要对南方用兵;而冯国璋想离京出逃,却不想在安徽蚌埠被人拦住了,只得回京 。而此时的皖系政客已建立“安福俱乐部”(即段祺瑞一手建立的“安福国会”),并计划选举新的总统 。冯国璋自知当选的希望比较小,便于1918年8月通电辞职,并且于1919年返回故乡河北河间 。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没过多久,因病去世 。
吴佩孚(前右)与张作霖(前左)等人
冯国璋一死,身为其嫡系的曹锟和吴佩孚自然而然地成为北洋直系的大哥,但是直系和皖系两个帮派的矛盾并没有随着冯国璋的驾鹤西去而化解 。最终矛盾激化,两个帮派为了争权开始决斗 。1920年7月,吴佩孚出任“讨贼军”前敌总司令,此时北洋军阀的另一派系奉系也不甘寂寞过来帮助直系 。战争结果可想而知,直、奉两系打败了皖系,迫使段祺瑞下台 。这一战不仅成就了直、奉两系,更加成就了吴佩孚 。吴佩孚因为这场战争而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名 。
为什么是吴佩孚
【吴佩孚为何成为登上《时代》封面的首位中国人?】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后来,直系吴佩孚与奉系张作霖的矛盾日益尖锐,到了1922年初,昔日一起谋事的战友为了争得政权决定兵戎相见 。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常胜将军”的称号看来真不是浪得虚名,战争以直系大获全胜而告终 。
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吴佩孚可谓是春风得意 。1923年4月,吴佩孚在洛阳大办其五十大寿,各省军政要员前往贺寿的有700多人 。连康有为也发来贺电,还送了一副寿联:“牧野鹰扬,百岁勋名才一半;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 。”这副寿联把吴佩孚当时春风得意、不可一世的样子描绘得相当形象 。
《时代》杂志选吴佩孚做封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江浙战争 。由于春风得意、趾高气扬的吴佩孚极力推行直系的武力统一政策,引起各地军阀的不满,纷纷以“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相抵制,并形成了奉、粤、皖反直三角同盟 。1924年9月,江浙战争(又称甲子兵灾)开始上演,因为这场战争是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进行的战争,所以又称齐卢战争 。实际上,这次战争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