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有哪些战争是为义而战 宋襄公怎么死的

宋襄公最出名的是他的“仁义” , 他的仁义在很多后世人的眼里是个蠢猪 , 甚至毛泽东也说过:“我们不是宋襄公 , 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当然 , 毛泽东发出这样的感慨 , 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宋襄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不一样的 。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 喜欢他的决定他很有君子的风度和气度 , 不喜欢他的又觉得他虚伪 , 空谈仁义道德 , 致使宋国屡屡受挫 。
【宋襄公有哪些战争是为义而战 宋襄公怎么死的】宋襄公 , 名兹甫 。宋襄公的出生年月不详 , 他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君主 。“仁义”是他的代名词 , 他的一生有三件事情刻画出了他的仁义 。宋襄公的母亲是正室 , 宋国的王位顺理成章就是宋襄公的囊中之物 , 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做目夷 , 宋襄公觉得目夷是个相当有才华的人 , 比自己仁义 , 有远见 , 因此想让位于目夷 。目夷一听坚持不接受 , 肯将自己的王位让出来的 , 不是比自己更加仁义吗?这个王位最后还是宋襄公坐上去了 。
在宋襄公即位后 , 开始对霸业有所图谋 。宋国的实力并不是太差 , 在齐桓公在位的时候葵丘会盟 , 曾经拜托宋国帮忙照顾下齐国的太子公子昭 。宋襄公很快就答应了 , 在齐桓公死后 , 齐国很快就发生了内乱 。宋襄公相当重视仁义的人 , 甚至视其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同时宋襄公也对霸主有所图谋 。宋国的实力不是很强大 , 但宋襄公认为公子昭来投奔他 , 这是个可利用的机会 , 可以利用齐国公子昭和齐国昔日霸主地位 , 提高齐国的威信力和影响力 。便想乘机夺取齐国的盟主地位 , 公子昭就留在了宋国 。还将公子昭送回了齐国即位 。
宋襄公将公子昭平安送回齐国之后 , 自认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便生发出自己也想效仿齐桓公的做法 , 号令诸侯 , 商量下一任霸主的事情 。宋襄公想同齐国的楚国商量下会盟的事情 , 并且想取得楚国和齐国的支持 , 楚国接信后宋襄公不自量力 。楚国的大夫成得臣说:“宋君好名无实 , 轻信篡谋 。”楚国人觉得这是个称霸中原的好机会 , 不如利用宋国的这次会盟 , 来一个一箭双雕 。于是 , 楚国答应了宋襄公的请求 。
在宋国目夷早就就会合的事情劝阻过宋襄公 , 小国称霸带来的只有祸害 , 况且还是和不守信用的楚国交战 , 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 宋襄公不听 , 一个人带着一些手下就去了 , 结果到了会盟之日 , 宋楚两国几句话不合 , 楚国就把宋襄公给抓起来了 , 楚国可是有备而来 , 带了大量的军队 , 宋襄公在楚国做过一段时间的人质 , 才被放回宋国 。
从这件事以后 , 宋国对楚国一直怀恨在心 , 因为郑国支持楚国的原因 , 宋国竟然发兵攻打郑国 , 楚国当然知道这是宋国在针对楚国 , 听说这件事后 , 迅速组织兵力攻打宋国 , 两军交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泓水大战” , 这场战争中宋襄公遵守“仁义”的原则 , 谨守“军礼” , 奉行“君子不重伤 , 不擒二毛 , 不以阻隘 , 不鼓不成列”的原则 , 不听公孙固的意见 , 坚持要用仁义作战 , 在仁义的旗帜下对楚国进行进攻 , 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等到楚军渡河渡到一半就杀过去 。宋襄公却不愿意 , 坚持要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 。等到楚国在河岸上布阵时 。公孙固建议待楚军在河岸上乱成一团之际攻打他们 , 宋襄公听到此话又再次反对 , 要等到楚军布阵后才去攻打 , 否则就是显示出自己的不仁义 。结果 , 等到楚军布好阵 , 列队冲了过来 。宋国才开始作战 , 宋襄公冲锋陷阵 , 身受重伤 。由于宋襄公是个极其讲究仁义的人 , 他对自己的手下很好 , 因此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 。这才算保住了他的性命 , 这次战役宋军惨败 , 之后宋国彻底退出了争霸的舞台 。而宋襄公这次为义而战 , 遭受到了天下人的耻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