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大名嘴TOP10巅峰演说 诸葛亮只名列第二
如同当今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电视十大名嘴一样 ,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有十大名嘴 , 而且比起当今的名嘴来 , 更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个个不仅善于巧言善变 , 对答如流;而且人人尽能呼风唤雨 , 翻天覆地 , 令人耳不暇接 , 叹为观止 。当然 , 山外青山楼外楼 , 强中更有强中手 , 那么谁又是三国十大名嘴第一嘴呢?最近 , 一些媒体进行了三国十大名嘴排座次 , 在江东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居然名列第二?不知道诸位网友看了有何感慨?这里从排名最后的向排名最前的顺序说起 。
NO.10 李肃巧语说董卓
卓问肃曰:“车折轮 , 马断辔 , 其兆若何?”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 , 弃旧换新 , 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卓喜而信其言 。次日 , 正行间 , 忽然狂风骤起 , 昏雾蔽天 。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 , 必有红光紫雾 , 以壮天威耳 。”卓又喜而不疑 。
虽然之前有“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一节 , 但我觉得这和吕布的本性有关 , 礼物和赤兔的诱惑更大 , 李肃的语言倒成了辅助 , 对语言技巧要求不高 , 所以没有列入 。
这次却不同 , 李肃肩负着骗董卓进长安陷阱的重任 , 稍有疏忽不但自己OVER , 全盘计划也会被打乱 , 王允的苦心经营也会完蛋 。似乎老天有意眷顾董卓这个恶贼 , 竟有种种异象提示他不要去长安 。可这时就显示出李肃的“嘴功”了 。只见他面对不利 , 面不改色心不跳 , 理直气壮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可以说回答得严丝合缝 , 又让董卓高兴 。这体现出李肃作为“名嘴”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以及对对象(董卓)性格和需求(称帝)的透彻认识 。要不是他实在当不起“谋士”这个称号 , 单就口才而言 , 我真想让他进前五 。
李肃活到现在做一个地方台综艺节目主持人是绰绰有余的 。
十大名嘴巅峰演说第十位:郿坞的李肃 。
NO.9 阚泽巧献诈降书
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 , 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 , 急切下不得手 , 这里反来接应 , 事必泄漏 。但可觑便而行 , 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 , 欲屈杀好人 , 真无学之辈也!”
如果说演说有雄辩之词 , 那阚泽这次就是诡辩 , 而且辩得曹操发愣!
这次献诈降书的意义之大不用我多说 。阚泽的胆魄和应变能力在李肃之上 。狡猾多疑的曹操先唬再蒙 , 企图发现一些问题 , 因为他不想做冤大头 。
结果他碰上了阚泽 。阚泽处变不惊 , 沉着冷静 。把书中漏洞说成了道理 , 真是诡辩的巅峰!没有辜负周瑜的信任 , 黄盖的五十棒 , 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可以说阚泽在曹操的盘问和恐吓下 , 稍微有一点顶不住 , 或是脑子转的不够快 , 那赤壁也许就要是另一种方式了!
“一人之辩 ,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 强于百万之师 。”
阚泽作为一代名嘴 , 也得以名留千古!
十大名嘴巅峰演说第九位:曹营的阚泽 。
NO.8 曹植应口成诗
植略不思索 , 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建安七子之一 , 以才思敏捷闻名于世 , 曾做《铜雀台赋》的大才子 , 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上演巅峰演说 , 既讽刺 , 又让人叹息 。
【三国十大名嘴TOP10巅峰演说 诸葛亮只名列第二】在哥哥一再威逼 , 自己稍有迟疑就性命不保的情况下 , 曹子建思如涌泉 , 七步成诗 。但曹丕要致弟弟于死地 , 竟要求应口成诗 。好一个曹植 , “略不思索”就做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这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做出的此诗;是在骨肉相残 , 深感人情冷暖的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的诗;是在自己满腔怨愤 , 但对哥哥还要卑躬屈膝的情况下做出了此诗 。做诗要有灵感 , 而曹植的诗是内心深处对人类丑恶灵魂的控诉的总爆发!读来令人痛断肝肠!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 第八计暗渡陈仓
- 三国蜀汉五虎将马超为何得不到重用
- 揭秘梁山十大名不副实的绰号
- 八十回后究竟是谁挑唆支持贾琏休了王熙凤的?
- 解密三国:赵子龙为何拒绝娶漂亮寡妇为妻?
- 揭秘民国武林十大宗师 李小龙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