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地球被誉为“生命的天堂” , 但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在过去的日子里 , 地球上至少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 其中最令我们熟知的 , 无疑是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又称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 , 因为此次事件终结了地球上长达1亿多年的恐龙时代 。
科学界普遍认为 , 造成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 , 是一颗巨大的陨石 , 在大约6500万年前 , 这颗陨石狠狠地砸在了相当于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区域 , 其形成的陨石坑被称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
如果毁灭恐龙的那颗陨石 , 砸在了太平洋中间 , 接下来会如何演变?恐龙还会灭绝吗?6500万年前的那颗毁灭恐龙的陨石 , 其直径约为10公里 , 质量约为2万亿吨 , 当它撞上地球的时候 , 其速度大约为每秒钟20公里 , 相对而言 , 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只有大约为4公里 , 还不足这颗陨石直径的一半 。
可以想象的是 , 当一颗如此巨大的陨石以如此高的速度砸在了太平洋中间时 , 海水所能起到的缓冲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 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颗陨石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
在撞击发生的一瞬间 , 撞击区域的海水就会在高温下蒸发殆尽 , 而附近的海水也会因为猛烈的冲击而被迅速驱离 , 这样就会短暂地形成一个没有海水的“空洞” , 随后这颗陨石就会狠狠地撞上海底的岩石 , 并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 。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 , 这颗陨石释放出的总能量大约为3.4 x 10^23焦耳 , 其威力相当于50亿颗广岛原子弹 。
如此巨大的能量将会制造出非常强烈的地震 , 并引发大量的火山爆发 , 与此同时 , 巨量的高温熔融态物质也会被炸上天空 ,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 , 这些物质中的绝大部分都无法逃逸 , 它们会以极高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 。
在此过程中 , 这些物质会与空气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 , 这可以保持其温度居高不下 , 随着飞行高度的逐渐下降 , 在一段时间之后 , 它们就会像流星火雨一样砸向地球表面 , 并引发全球性的森林大火 。
另一方面 , 高达上千米的海啸将会冲击太平洋沿岸的广阔区域 , 而撞击产生的冲击波会在地球内部迅速传播 , 并在地球对面的另一端汇集 , 进而造成相当规模的地震、海啸以及火山爆发 。
可以看到 , 如果毁灭恐龙的那颗陨石 , 砸在了太平洋中间 , 它同样也可以在地球上造成巨大的灾难 , 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 但需要指出的是 , 在这种灾难中 , 恐龙很可能不会灭绝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看 。
其实导致恐龙灭绝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以及森林大火 , 而是旷日持久的“核冬天” 。
简单来讲就是 , 陨石撞击所产生的大量尘埃、气溶胶等细小物质长时间地悬浮在大气层中 , 这样就会造成阳光无法到达地球的表面 , 如此一来 , 植物就会因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 进而导致大自然中的食物链断绝 , 恐龙长时间地无法获取到足够的食物 , 于是就灭绝了 。
实际上 , 毁灭恐龙的那颗陨石的撞击区域富集了大量的碳氢化合物 , 其地质构造还是由碳酸盐岩以及其他可溶性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蒸发岩等)所构成 , 除此之外 , 这里还广泛存在着石膏 。
科学家认为 , 这里的碳氢化合物可以显著地增强爆炸时的威力 , 撞击点的地质构造又能够形成数量更大的细小物质 , 而这里的石膏还会释放出大量的含硫化合物 , 进而在空气中形成更多的气溶胶 , 正是因为如此 , 毁灭恐龙的那颗陨石才制造出了足以让恐龙灭绝的“核冬天” 。
实际上 , 地球表面类似的区域并不多 , 只有上图中标注为橙色区域才符合条件 , 可以看到 , 在太平洋中是没有这样的区域的 , 因此可以说 , 如果毁灭恐龙的那颗陨石 , 砸在了太平洋中间 , 那么它制造的“核冬天”的规模就会减小很多 , 在这种情况下 , 尽管恐龙会遭到重创 , 但它们却很可能并不会灭绝 。
推荐阅读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赖于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
- ?分析生物样品中糖的碳同位素组成
- 远古时期的生物比如今生物体型都大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南极“黑金”:30万颗陨石的“冰原金矿”,中国是后起“黑马”?
- 是什么杀死了恐龙?
- 3大“神秘”未解之谜,每一个都是真实存在,但却至今都无人破解
- 如果6500万年前恐龙没灭绝,会进化成什么样?科学家模拟画面!
- 有羽毛的恐龙都有哪些?可以了解一下
- 在恐龙之前也有地球霸主!要是它还存在,还会有恐龙的崛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