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宋名扬:卧底破案染上毒瘾,公安部为他开证明,后来怎样了?( 二 )



几口下去 , 宋名扬浑身舒服 , 他意识到他已经染上毒瘾 。 他下定决心戒毒 , 他觉得“我死都不怕 , 这玩意有什么不能戒的 。 ”
他借口联络毒品货源离开北京 , 回到他的老家辽宁抚顺 , 请家人将他绑在椅子上 , 轮流照看 。
毒瘾发作起来 , 宋名扬如同失去理智一般挣脱开身子 , 满屋子乱窜 , 撕扯着爷爷的衣领 , 捶打小叔的胸膛 , 逼迫他们给他买毒品 。
爷爷和小叔合力将他重新绑在椅子上 , 爷爷老泪纵横 , 心疼地抱着他 , “我的孙儿 , 你怎么就沾上这个东西了 。 ”

经过一个星期炼狱般的戒断过程 , 宋名扬觉得他“重新活过来了 。 ”
他回到北京 , 来到大兴精神病医院戒毒大楼接受戒毒心理治疗 ,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主任宋森林接待了他 。
宋森林说:“宋名扬第一次来的时候 , 衣着整洁 , 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正常 , 属于吸毒程度较轻的 。 ”
如果从此不复吸 , 宋名扬将继续他的警察生涯 , 直至光荣退休 ,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

再度回到贩毒窝点后 , 宋名扬不得不多次当着众多混混吸食毒品 , 以取得黑子和其手下的信任 。
经过近一年的卧底 , 1997年 , 宋名扬从与黑子关系密切的新哥那里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 , 新哥从南方某城市向北京运来20多支枪 。
宋名扬向上级汇报了相关情况 , 并以买枪为名将这伙人引出 , 警方将黑子、新哥及其同伙一网打尽 , 并缴获了毒品、枪支和子弹 , 破获了震惊全国的白宝山案 。

宋名扬因此荣获公安部颁发的三等功 , 表彰大会现场 , 掌声雷动 , 同事们纷纷同宋名扬握手 , 表示祝贺 。
宋名扬走上颁奖台 , 胸前挂着沉甸甸的奖章 , 抬手 , 敬礼 。
在镜头前 , 留下他此生最后一张光荣受奖的照片 。
毒品深入骨髓 , 他为了给予这个世界光明 , 已然迈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
曾记否 , 十四载光荣岁月案子告一段落 , 宋名扬开始一边戒毒一边工作 , 由于工作环境特殊 , 他没能摆脱对毒品的依赖 。

从1996年到2006年 , 宋名扬去大兴精神病院接受戒毒达100多次 , 宋森林眼看着他“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 在吸毒、戒毒、复吸、再戒的恶性循环中挣扎 , 难以解脱 。 ”
1999年 , 宋名扬将自己染毒的事报告单位 , 上级领导想尽办法帮他戒毒 , 为此还曾送他到黑龙江一个偏僻的村庄进行治疗 。
但由于吸毒时间太长 , 他没能彻底戒断 , 身体每况愈下 , 无法胜任工作 。
2001年 , 警局实行末尾淘汰制 , 宋名扬不出意外地被淘汰 , 从刑警队被分到预审部门 。
这里要用电脑工作 , 宋名扬从未接触的电脑 , 工作起来很费劲 。

加之吸毒者的自卑心理 , 他觉得无法面对同事们 , 他觉得 , “谁都知道我吸毒 , 但都不说破 , 表面上对我客客气气的 , 私底下都在议论我是警察的败类 。 ”
沉重的心理压力让他患上了抑郁症 , 无法正常工作 , 还常常喊着要跳楼 。
2006年 , 宋名扬办理了病退 , 公安部为他开具证明 , 说明他是在工作中染上的毒瘾 。
离开警局 , 宋名扬回头 , 在片刻的清醒中回望工作了23年的单位 , 记忆中 , 他依然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警察 。

1983年 , 20岁的首钢工人宋名扬通过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警察招募考试 , 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被分到了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刑警队 。
3年后 , 一件奸污幼女案上报到他所在的刑警队 , 宋名扬义愤填膺 , 由于案发现场没有有价值的线索 , 他就每天骑着自行车 , 一边安抚小女孩的情绪 , 一边带着她在案发地周围寻找线索 。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 , 宋名扬依然不肯放弃 , 他下定决心要寻找到那个畜生 。
第40天傍晚 , 古城公园 , 小女孩指着一个穿着背心的男人 , “叔叔 , 就是他 。 ”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 宋名扬因他的坚持不懈得到了三等功勋章 。

1990年 , 宋名扬被上级委以重任 , 成为特勤 , 他的工作是在鱼龙混杂的犯罪窝点培养线人 , 并对其进行管理 , 以便在侦破重大案件时通过线人获取线索 。
这项工作也就是俗称的“卧底” , 宋名扬的卧底身份仅有个别领导知道 。
从那时起 , 宋名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地痞流氓团伙混在一起 , 与他们套近乎、联络感情 , 从中培养堪用的线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