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康乾盛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成就?
在文化上清廷一方面引导知识分子只钻研儒家经典,科举、考试,要以朱子的注释作为准则,“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之”;另一方面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残害大量文人学士,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知识分子只好潜心古籍埋头注疏和考据 。禁锢思想实际上是禁锢人的创造性 。当人类由传统走向现代,最需要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主导中国未来的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体系,却如一潭死水般的沉寂 。在这种“沉寂”中,中国不可能不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
康熙帝重视对汉族士大夫的优遇,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南书房制度,并且向来华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与文化 。乾隆时期鸿讲学术,然而他的开博学鸿词科不过粉饰太平,由于限制过多,所得人才不如康熙词科 。此时期有许多书籍出版,例如《续三通》、《皇朝三通》与《大清会典》等史书;著名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1773年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类书,这些都成为盛世的文化标志 。然而为维护统治却严厉控制思想,编书期间借机割裂焚毁大量不符其思想的书籍 。此外大兴文字狱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连杀害或者流放 。这些都让文人思想受到严厉阻碍,迟滞文化的发展 。
思想
【清朝的康乾盛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成就?】清初的文人学者,不满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较普遍地存在反清的民族思想,有些人还有进步的民主思想 。这时期的诗文作家,即以抱有这种思想的明遗民为主体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是这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 。他们的散文,以深厚的功力,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思想和不同程度的民主思想,超越晚明散文的成就,显示了崭新的面貌;他们诗歌的风骨亦高 。重要的遗民诗人,还有归庄、杜浚、吴嘉纪、阎尔梅、钱澄之、屈大均、陈恭尹等 。遗民诗的重要主题,是反映民族矛盾,表现爱国思想;阎尔梅、钱澄之、吴嘉纪又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在风格上,也各有特色 。
对于知识分子,和一些可能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芽,康乾时期的统治者,采取文字狱的方式,就单单在乾隆年间仅大的文字狱就出现了一百三十件 。延绵不绝的文字狱运动,消灭了一切清朝统治者认为的异端思想萌芽 。
文学
诗词
康熙后期的文士多是在清朝成长的,其身世与明遗民不同 。这时期的诗歌,就不再以表现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为主,而是致力于艺术技巧的追求,内容以抒情吊古和模写山水为主 。
著名诗人有施闰章、宋琬、王士禛、朱彝尊、查慎行、赵执信等 。王士禛为神韵派领袖 。查慎行诗刻划精工,成就较大 。赵执信则比较注重反映现实 。
小说
长篇小说在本时期放射出特有的巨大的光彩 。《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的封建考试制度的摧残人才,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它虽采用夸张的手法,却体现“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深刻的现实性 。它的具有幽默感而又朴素的语言艺术,也能做到“戚而能谐,惋而多讽”,富有含蓄性,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 。《红楼梦》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和贾府由盛到衰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官僚地主生活的腐朽,表现了具有叛逆性格青年的民主思想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冲突,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趋势 。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提炼描写,塑造了一大群具有深刻典型意义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刻画细腻,气氛浓郁,语言优美多姿 。它以思想和艺术的伟大成就而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短篇文言的笔记小说,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新齐谐》等,成就都不及前期的《聊斋志异》 。康乾时期清朝统治者汇集众多专家、学者编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成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清统治者毁书亦多,则是一大罪过 。
考据学
学术文化的凋敝是康乾时期中国文化的显著趋势 。学术在任何时候都是客观社会生活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 。与表面“繁荣”的社会形势不同的是,康乾时期的学术文化表现出与盛世不协调的凋敝气象 。以考经证史为重要特色的考据学兴起,推动着学术向着无聊的方向发展 。考据学对清代学术的败坏,不但表现为它彻底断送了古代哲学的发展,也表现为它促使知识界彻底地进入了“考古期” 。清廷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制造了几百起的文字狱,还将许多知识分子流徙到穷山恶水的满洲 。于是八股与考据得以茁壮成长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