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名将苏定方 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民族英雄( 二 )
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新罗王金春秋向大唐再次乞援 。苏定方被任命为熊津道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余人,从城山(今山东荣城)渡海进攻百济 。唐军攻破熊津口直抵百济都城 。百济以倾国之兵与唐军决战,被斩杀上万人,唐军趁机占领真都城,百济灭亡,分为六州并入大唐的版图,百济王义慈和其子隆、泰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 。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十六日,苏定方又成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次年,在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大破高句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围平壤城(高句丽首都),后因友军无法协同作战,只好班师回国 。龙朔三年(663年),苏定方又转为凉州安抚大使,对抗吐蕃和吐谷浑 。吐蕃文书中言道,苏定方以唐军八千破吐蕃十万,大战之后,吐蕃十万大军仅仅只剩八千,极大地挫伤了吐蕃的元气和国力 。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苏定方病死于西北边陲,时年七十六岁 。高宗深为痛惜,责备左右大臣,“苏定方对国家有很大的功劳,理应褒奖,都是你们不为他说话,才使哀荣未能显扬”,下诏赠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为 “庄” 。
苏定方不仅善于领兵,也善于提携后俊 。早年遇上才德兼备的青年裴行俭时,直感叹“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于是倾囊相授,“尽以用兵奇术授行俭” 。苏定方去世后,裴行俭也成为了唐高宗后期的著名将领,兼任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文武二职,史称“儒将之雄” 。裴行俭后来多次平定东西突厥的叛乱,为大唐重置安西四镇 。唐朝建中三年,师徒二人双双配享武庙,在代表古代武将至高荣耀的圣殿享受祭祀,在中华历史上前后辉映 。
他是保卫家乡、冲锋陷阵的少年英雄,是开疆拓土、老当益壮的一代名将,也是拱卫国土、平定四方的大唐军魂 。他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使唐朝疆域在高宗朝达到了巅峰,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苏定方在今天的中国几乎默默无闻,但他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他在强敌面前是猛虎,他在弱者面前决不是豺狼,仁慈和勇敢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他的身上;他不会为了抢劫财物而杀害降敌,他不会为了自己立功而骗人投降,正义伴随着理性,情感伴随着良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对一个将军来说,并不希奇,难得的是苏定方心中的“仁者无敌”信念,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物,大唐才成之为大唐,大唐才成为普天之下人人向往的地方 。
推荐阅读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真的怕老婆吗?有何隐情
- 从一代名将戚继光惧内看明朝女性的解放
- 王霸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王霸生平
- 抗日名将郝梦龄是怎么死的?
- 历史如何评价铫期 汉朝名将铫期的后世地位如何?
- 详细盘点那些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名将
- 王梁的故事 历史如何评价汉朝名将王梁
- 苏定方的儿子是谁?苏定方的儿子结局如何
- 傅俊的儿子是谁 汉朝名将傅俊的子孙后代有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