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鸿蒙频繁迭代背后:华为撒下生态巨网
文章图片
图1/2
图片来源:华为
采访人员|陆柯言
鸿蒙(HarmonyOS)究竟是不是昙花一现 , 似乎已经不再是个有争议性的话题 。
【界面新闻|鸿蒙频繁迭代背后:华为撒下生态巨网】过去的2020年里 , HarmonyOS一直逐步推进自己的生态计划 。
4月 , 首家HarmonyOS手表应用合作伙伴签约;5月 , 首家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6月 , HarmonyOS源代码捐献给了中国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7月 , 首家HarmonyOS设备合作伙伴签约;8月 , 首批HarmonyOS生态共建合作伙伴签约;9月 , HarmonyOS 2.0正式发布并宣布开源;10月 , OpenHarmony开源项目初见雏形;11月 , 包括美的、九阳、老板在内的首批搭载了HarmonyOS的重量级设备陆续上市 。
如今 , HarmonyOS 2.0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本如期而至 , 开发者们可以就此开发基于HarmonyOS的手机应用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形容 , 这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一个里程碑 。
HarmonyOS不断更迭版本的背后 , 藏着一张华为布局的生态巨网 。 它的目标是覆盖全场景生态 , 在IoT时代抢先占位 。
但建立一个开发者聚集的生态 , 也是系统建设中最难的环节 。 接下来 , 它要靠什么来吸引开发者?
文章图片
图2/2
为开发者铺路
近日 , HarmonyOS 2.0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相继在北京、上海举办了专项发布活动 , 面向开发者和其合作伙伴 , 重点阐述了分布式应用框架和分布式UI框架的核心能力 , 并带来了IDE开发工具的更新 。
其中 , 分布式应用框架能够满足手机应用开发者对系统能力的调用需求 , 实现一次开发 , 多端部署;分布式UI框架支持开发者在开发应用后 , 快速适应不同硬件终端的界面 , 节省开发者在UI上的开发工作量;DevoEco Studio 2.0 Beta3集成开发工具(IDE)可以通过多界面实时预览、分布式调试、模拟器等功能 , 减少开发者的工作负重 。
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 , “帮助开发者开发跨端应用 , 像开发单端应用一样简单 , 这就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 ”通过分布式应用框架、分布式UI框架和IDE工具三者之间的协同 , HarmonyOS 2.0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试图解决开发者跨端开发的效率痛点 。
反映到用户层面 ,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多端交互体验变得更自然流畅 。 比如教育和办公场景中的大屏小屏联动 , 车机与手机的导航影音实时互联 , 智能家居的全屋控制等等 。 HarmonyOS 2.0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的发布 , 也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服务及流量入口 , 有助于打通万物互联时代下的各个场景 。
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杨海松提到 , 如今的移动物联网向大家释放出三个信号:手机出货量出现下滑 , 手机用户平均使用时长放缓增长 , 移动互联网获客成本持续居高不下 。 这些信号向大家传递了一个信息 , 即手机生态发展陷入了瓶颈 。 然而在整个IoT时代背景下 , 手机生态的量级仍然遥遥领先于基于手表、电视、车机的生态 , 出现了严重割裂 。
生态割裂制约着万物互联的创新 。 在杨海松看来 , 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就是操作系统的高度碎片化 。 即使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不同设备之间 , 连接、配网使用都非常困难 , 更不提其它厂家设备的联动 。 这是今天横亘在IoT产业面前最大的挑战 。
一方面是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移动产业未来十年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 另一方面是操作系统碎片化、生态割裂的困境 。 华为设计HarmonyOS的出发点 , 就在于搭建一个IoT时代的全场景操作系统 , 解决这一跨终端系统的难题 。
通俗地说 , 过去开发者可能要为车机、手机、电视、穿戴产品等不同的终端开发不同的应用版本 , HarmonyOS的能力则在于使开发者一次开发 , 同时多端部署应用 。
此前 , HarmonyOS已上线大屏、手表、车机系统 , 以及美的、九阳等十几款智能家居设备 。 而此次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本的发布 , 是HarmonyOS向手机迈进的重要一步 , 也是HarmonyOS生态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
这意味着 , 以手机为入口的HarmonyOS将打通、落地更多使用场景 , 接入更多生态合作伙伴 。 HarmonyOS 2.0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瞄准的 , 是IoT生态壁垒中最重要的一环 。
以手机为支点 , HarmonyOS正在构造一张软硬件生态大网 。
争取更多合作伙伴
一个终端设备搭载HarmonyOS系统意味着什么?从合作伙伴层面来讲 , 这意味着双方全面互信与战略合作 。
HarmonyOS生态的成败关键在于 , 它究竟能够吸引多少应用开发者提供优质、稳定的软件应用产品 , 以及有多少硬件厂商愿意加入这一生态 , 而不是局限在自身的产品上 。
从12月30日的发布活动来看 , 杨海松将更多的演讲时间留给了合作伙伴 , 这或许就是一个呼吁合作的强信号 。
发布会上 , 杨海松分享了HarmonyOS与京东的生态合作案例 。 在直播购物这一场景里 , 制约京东的两个痛点:多页面来回切换导致的购物任务效率低、购物社交化需求难以满足 。 而HarmonyOS与京东的合作 , 可以将直播购物功能无缝运行在华为智慧屏上 , 提供更多的购物入口 , 并能够与他人共同分享 。
在硬件合作层面 , HarmonyOS也获得了合作伙伴的支持 。 目前 , HarmonyOS已与美的、老板电器、九阳等家电品牌合作 。 一位家电厂商市场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 现阶段正在关注HarmonyOS接入家电的动向 。 “初期销量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 更多还是在于生态协同效果究竟如何 。 ”他表示 , 家电厂商最看中的还是入口 , 如果HarmonyOS覆盖的终端数量足够广 , 对数据保护程度足够友好 , 家电品牌并不介意加入其中 。
杨海松在采访中透露 , HarmonyOS生态的成绩目前已经“超出预期” , 不过还是处在从0到1的发展阶段 。 而HarmonyOS生态硬件合作伙伴的数量已经上升到20多家 , 软件层面也得到京东、百度地图、喜马拉雅、美团等超过120余款主流应用的支持 。
他表示 , 合作伙伴要的是流量增长 , 而流量主要来自于更多的应用入口和应用体验 , 这正是HarmonyOS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特性想要实现的结果 , 也是其吸引合伙伙伴、提供差异化体验与低获客成本的最大优势 。
现在或许正是HarmonyOS最佳的发力时机 。 一方面 , 基于手机的体验正处于创新乏力的瓶颈期 , 手机本身的生态也接近临界点 , 与IoT产品的联动被视为手机厂商的下一个增长点;另一方面 , 硬件厂商如家电企业也在寻找“破圈”的机会 。
华为的路径与其它厂商都不同 , 其着力点在于从底层架构做改变 , 成为提供平台的系统开发商 。 这是大多数公司并未走过的路 , 也意味着最艰难的开始 。
不过 , 华为消费商业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对HarmonyOS生态的壮大抱有极大信心 。 他曾在12月16日北京站的发布活动上表示:“网络最好、IoT模块制造能力全世界最强、应用创新全世界最强、从业者全世界最多、市场最大这些因素 , 只有中国全部具备 , 我们极有可能创造一个全新的IoT时代 。 ”
推荐阅读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项目|开源鸿蒙OpenHarmony 3.0实现全设备能力初步覆盖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Huawei|华为首款鸿蒙汽车成了 华为销售:AITO问界M5 大定订单5天超6000个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
- Tesla|特斯拉V11版软件的用户界面变化遭到司机的强烈批评
- Tesla|特斯拉V11软件版本的用户界面变化得到了司机的强烈批评反馈
- 智慧|【Touch Beijing 双语新闻】?“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完成、177个老旧小区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