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游戏论·他山之石|韩国游戏批评的轨迹与方向( 七 )


7. 游戏批评的发展方向
那么应如何设定游戏批评的发展方向呢?
第一 , 发掘创造性的理论和方法论 。 虽然寻找只针对游戏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并非易事 , 但我们必须持续探索游戏所处的现实 , 以及能够触及社会脉络的批评理论和方法论 。 批评对象不同 , 批评的语言也要随之改变 。 只有通过游戏所具有的固有属性来构建批评的身份和作用 , 才能保证游戏批评的可辨别性 。
对于精神分析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批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酷儿批评等既可以丰富文本又能深入观察文本的现有批评理论和方法论 , 人们需要探讨和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将它们整合到游戏美学中 。 另外 , 如何根据游戏平台和类型将批评细化、专业化 , 巩固批评的整体框架 , 也是值得人们考虑的事情 。 在媒介变型(media transformation)与媒介融合(media mix)日渐多样化的形势下 , 挖掘新的批评方式与形式显得愈发重要 。
第二 , 重新定义批评的作用 。 批评经常被指缺乏自我意识 , 或偏向解说、祝词 。 原因在于没有发挥批评的作用 。 批评不是吸收或透射批评对象 , 而是与批判性的视线一起反映或反射到外界 。 换句话说 , 批评的主要作用不是“吸收” , 而是“反馈” 。 批评的效果就是通过对批评主体和批判对象反复进行的反馈 , 最终实现与批评主体的协同进化(coevolution) 。
但是 , 游戏批评的作用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 对特定文本进行缜密的解读时 , 应当更仔细地审视行为者在批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和应战的方向性 。 这意味着 , 游戏批评在探索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形成的文化变化的同时 , 应当制定具体的对策 , 以应对灵活变化的文本的确立 , 文本在社会性上的应用 , 以及游戏产业所面临的变化 , 并培养读懂这些问题的能力 。
只要批评满足于次于写作的地位 , 就绝不会发生批评引领批评对象的事情 。 游戏批评应当超越文本 , 对没有文本化的现实(当然是在与游戏的关系中)产生影响 。 最终游戏批评的作用是 , 指出应该解决的问题 , 反省游戏社会和生活 , 探讨我们如何与游戏共存 。
第三 , 无论传统还是非传统 , 现在对于批评的讨论需要的是对“完全”整合的不可能性或者不必要性的认识 。 批评与非批评 , 批评空间与非批评空间 , 批评家与非批评家之间的界限已然模糊 。 专家水平的玩家 , 具有专家所不具备的经验的玩家 , 引发激烈争议的批评空间 , 随处可见的超越现有批评定义的批评 。 对这些进行界限分明的划线已毫无意义 。 游戏批评的前进方向应建立在对这一点的认识上面 , 由此开始向前发展(??? , 202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