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经常有用户反馈 , 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为了追求轻薄 , 纷纷选择在接口上进行缩减 , 不仅能节约成本 , 还能增加笔记本整体的美观度 。 但这么做让一些需要生产力的用户就很为难了 , 外接的设备比较多 , 接口显然不够用 , 甚至不得不再另外添置一个转接器 。 虽然说鱼跟熊掌不能兼得 , 但是最新推出的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 , 却将轻薄、美观、实用等优势融为一身 , 成为商用本领域的典范之作 , 深受喜爱 。
战66四代锐龙版办公能力有多强?
作为一款商务本 , 是很多办公人士的生产力工具 , 所以能否提高效率与笔记本有着直接的关系 。 为此 , 战66四代锐龙版 。 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丰富的商务接口 。 战66四代锐龙版左侧配备了一个RJ45有线网络接口 , 1个USB 3.1 Gen1接口 。
文章图片
右侧除了还保留专用的圆形电源接口 , 还提供了1个USB-C 3.1 Gen2接口 , 2个USB 3.1 Gen1(其中1个支持关机充电) , 1个HDMI , 1个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 1个micro SD卡槽 。
文章图片
这样的接口配置对于金融用户、设计师或者是程序员来说 , 可以轻松通过HDMI+USB Type-C(DP)接口来实现三联屏的工作环境 , 然而这些都不需要通过转接设备来完成 , 更大的展现画面无疑能够提升效率 , 解决笔记本扩展低的劣势 。
对于一些摄影师或者视频工作者来说 , 除了扩展外接屏幕优势外 , 在移动存储数据传输上也展现出强大的扩展能力 。 很多视频编辑需要经常拷贝大量视频素材 , 传统的USB接口速度仅为30MB/s , 而很多4K或者8K视频素材容量达到几百GB , 拷贝速度可想而知 。
文章图片
通过测试 , 使用战66四代锐龙版的USB-C 3.1 Gen2接口可以让移动固态硬盘跑出1GB/s的读取速度和900MB/s的写入速度 , 确实令人非常惊讶 。 试想同样是拷贝10GB的视频素材 , 10多秒就能够传输完毕 , 这对于视频工作者来说绝对会欣喜若狂 。
文章图片
此外 , 战66四代锐龙版还支持最新的无线WiFi 6协议 , 对比上一代的WiFi 5 , 无论是下载速度还是连接稳定性都有了很大提升 , 使得移动办公无缝连接 。
战66四代锐龙版性能更超燃
战66四代锐龙版可以说是第一批采用7nm制程工艺Zen 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 , 这代处理器与桌面版Zen 3架构一样使用了全新的核心布局 , 基于全新的缓存拓扑设计 , 并对CCX单元进行了升级 , 使得其三级缓存提高一倍 , 且所有内存共享16MB三级缓存 , 其交互速度更快 , 性能提升明显 。
文章图片
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至高可选锐龙7 5800U移动处理器 , 8核心16线程 , 最大频率可达4.40GHz , 三级缓存16MB , 热功耗设计TDP15W~25W , 集成AMD Radeon 8 Graphics (Renoir)显卡 , 能够轻松应对多任务办公 , 图形图像设计等创意工作的高性能需求 。
【克星|扩展坞克星!实测战66四代锐龙版扩展能力有多强】
文章图片
在存储配置方面 , 提供了双内存插槽 , 配备16GB DDR4 3200MHz规格内存 , 存储方面最高可支持1TB 固态硬盘 , 同时满足容量和速度的需求 。 这样的搭配对于视频剪辑工作者是非常有帮助的 , 超大容量内存可以提升视频渲染的速度;而大容量固态硬盘则能够提升程序的加载速度 , 所有办公软件秒速运行 , 办公更加有效率 。
战66四代锐龙版品质出众、服务到位
外观设计方面 , 战66四代锐龙版与intel版保持一致 , A/C面机身采用了更高强度的铝合金材质 , 极具质感的同时 , 也带来更好的抗压和更高的耐磨性 。 C面3D一体成型技术 , 无拼接设计 , 避免细微灰尘进入机身 , 而且整体质感更出众 。
文章图片
作为一款经典商务本 , 战66四代锐龙版笔记本还通过了包括跌落、冲击、高低温环境等19项军标严苛测试认证 , 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 品质有保证 , 使用才安心 。
文章图片
对于用户最为关心的售后问题 , 战66系列支持7×24小时云在线服务 , 2年电池保修 , 1年上门维修 , 2年个人用户有限保修 , 以及付费升级至3年整机+上门服务(电池可同时免费3年保修) , 1年意外损坏免费保修等 , 可以说为用户想的更加周到 , 无微不至 。
综上所述 , 战66四代锐龙版无疑是商务本市场的标志性产品 , 无论从外观设计到用户实际使用体验 , 都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 尤其是丰富的接口设计 , 解决了笔记本随身必备的扩展坞小尾巴 , 解决办公人士多种需求 。 目前战66四代锐龙版已经在京东平台开始预售 , 搭载了Zen 3架构的锐龙7 5800U版首发价格4599元 , 现在下单还可享受
推荐阅读
- IT|中国首制,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在沪出坞
- 硬件|新型人工突触可用于高度扩展的类脑计算
- 数字电路|新型人工突触可用于高度扩展的类脑计算
- 硬件|奥睿科推出TB3-S2雷电扩展坞与生物指纹识别移动硬盘新品
- Samsung|三星三折屏智能机新专利曝光:独特双铰链 功能与扩展性出众
- 硬件|Club 3D推CSV-1568扩展坞 视频/数据/电源综合解决方案
- 网络应用|Opera宣布将集成Polygon以太坊扩展平台 以支持Web3去中心化应用
- 进行规范|5G消息工作组:2022年将对5G消息的搜索、能力扩展、支付、安全热点功能等进行规范制定
- 最新消息|为扩展半导体影响力 韩钢企联手苹果打造科技孵化城
- 控制|国产首制大型邮轮顺利实现坞内起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