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塑造本世纪流行音乐的“蠢朋克”解散,谢幕神秘到底

当地时间2月22日 , 法国双人电音组合“蠢朋克”(Daft Punk)突然宣布解散 。 一段来自其2006年音乐科幻电影《电磁人》(Electroma)的视频为他们28年的合作(1993-2021)画下句号 。
滴滴滴滴 , 机器人燃爆 , 他们的发言人向《Pitchfork》证实了该消息 , 但未披露原因 。 截至发稿 , 签约公司索尼还未给出声明 。 蠢朋克神秘到底 , 谢幕时亦非常“蠢朋克” 。 场景、跳舞和融合各流派的电音 , 离奇的视觉景观 , 永远走在潮流前面的酷 , 闪烁在未来科技感里的人性 , 使蠢朋克成为影响本世纪流行音乐走向的最重要一员 。
1997年的出道专辑《Homework》之后 , Thomas Bangalter和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再也不以真面目示人 。 与2001年的二专《Discovery》一起诞生的是他们的永久音乐形象——用LED灯头盔乔装成的人形机器人 。 这张专辑使他们成为电音舞池里最红的人 。 机器人外壳下的音乐人异常神秘 , 不用任何社交媒体 , 在稀少的采访中绝口不谈自己 。

Access|塑造本世纪流行音乐的“蠢朋克”解散,谢幕神秘到底
文章图片

《Random Access Memories》
有时候分不清蠢朋克究竟是极度谦虚 , 还是极度骄傲 , 就像他们的组合名字 , 自嘲和孤介的意味兼有 。 对于EDM始祖的称号 , 《卫报》当面问过他们 , 他们不置可否地耸耸肩 。 根据他们后来潜身返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潮流 , 拿出最受赞誉的作品《Random Access Memories》(2013) , 或许对EDM很不屑 。 但也有可能是无所谓 。 音乐潮流总是一浪叠一浪地发展 , 谁都受过别人的影响 , 影响别人也很自然 。
但2006年他们在美国最大的音乐节Coachella上造了一座透明金字塔 , 现场规模之盛为后来的电音现场树立新的标杆 。
蠢朋克的第三张专辑《Human After All》(2005)反响不佳 。 先锋的电音组合 , 在新作里掺入那个十年流行的R&B和软摇滚 。 不过它和前两张专辑一起作为骨架 , 撑起被誉为史上最佳流行音乐现场的金字塔巡演 。 Coachella首秀之后 , 蠢朋克的世界巡演起跑 , 内容集结成的现场专辑《Alive 2007》成为经典 。

Access|塑造本世纪流行音乐的“蠢朋克”解散,谢幕神秘到底
文章图片

蠢朋克最红的单曲是登顶多国排行榜的《Get Lucky》(2013) , 出自他们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 , 法瑞尔·威廉姆斯和尼尔·罗杰斯献声 。 他们总是走在潮流的前面 。 这张专辑是21世纪的欧美流行乐坛忽而怀念起黄金时代 , 掀起向过去致敬之风的先行者 , 唤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交时的音乐记忆 。 技术的进步使音乐制造越来越简便 , “可我们有那么多来自过去的音乐 , 它们闪着小小的魔法火花” , Bangalter解释他们为何复古 , “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再也没有魔法 。 所以我们试着打破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界线 , 做一些无关时代 , 经典隽永的东西” 。
2016年为The Weeknd的专辑《Starboy》制作的同名主打歌 , 是蠢朋克的首支全美冠军单曲 。 作为制作人 , 他们受到各路高手的青睐 , 包括坎耶·韦斯特 。 他先是在《Stronger》里采样了《Harder, Better, Faster》 , 继而招募蠢朋克为2013年的《Yeezus》做了四首单曲 。
格莱美给了蠢朋克12次提名 , 他们拿到6座 , 其中四座来自《Random Access Memories》 。 他们还一次也没来过中国 , 最接近的一次是2009年某网站公布他们即将来上海演出 , 结果被证实不仅是乌龙 , 而且骗财骗感情 。 真遗憾 。

Access|塑造本世纪流行音乐的“蠢朋克”解散,谢幕神秘到底
文章图片

【Access|塑造本世纪流行音乐的“蠢朋克”解散,谢幕神秘到底】(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