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上班太累只想“摸鱼”,近半数每日偷闲在一小时内

采访人员/周姝祺
“摸鱼”又叫划水 , 通常指上班间隙不务正业、偷懒的行为 。 在过去 , “摸鱼”是需要提心吊胆的高危动作 , 如今 , 见缝插针地聊天、刷微博、线上购物等让自己在工作之余放松的“摸鱼”行为已渗透职场人的日常 。
2月22日 , 前程无忧发布对职场人“摸鱼”情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仅有1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摸鱼” , 20.8%的受访者认为“摸鱼”是在快节奏高强度工作环境下应当存在的环节 , 另有28.3%的认为“摸鱼”是不务正业或对雇主不公 。
超7成人“摸鱼”心安理得
调查数据显示 , 71.5%的受访者认为“摸鱼”属于在所难免的现象 , 不过大部分人“摸鱼”时间并不长 。 47.6%的职场人每日“摸鱼”在一小时以内 , 12.7%的受访者摸鱼时间在2-4小时 , 不到10%的受访者表示每日“摸鱼”时长会大于四小时 。

界面新闻|上班太累只想“摸鱼”,近半数每日偷闲在一小时内
文章图片
图1/5
图片来源:前程无忧
从年龄层次来看 , 喜欢“摸鱼”的人群主要是90后 。 调查显示 , 仅有12.3%表示几乎不摸鱼 , 且几乎全部集中在60后-80后 , 选择这一项的90后屈指可数 。

界面新闻|上班太累只想“摸鱼”,近半数每日偷闲在一小时内
文章图片
图2/5

在“摸鱼”时 , 超过六成的职场人表示不会有罪恶感 , 但是会有所顾虑 , 怕被领导发现和工作无法完成是排名最靠前两项 , 分别占据37%和30.2%;另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对“摸鱼”的后果“无所畏惧” 。
值得一提的是 , 调查发现 , 受访者的摸鱼选择多种多样 , 且分布均匀 。 最受职场人选择的“摸鱼”行为是聊天(16.1%)和刷文章(13.4%) , 且90后职场人选择这种“摸鱼”方式的较多 。
一位90后受访者表示 , “摸鱼的核心思想在于休息 , 只要是工作时间内 , 越简单的摸鱼方式越是受欢迎 。 比如在微信群中聊聊天 , 吃吃热搜的瓜 , 点开微信公众号看两篇帖子等 。 ”
而80后受访者则更喜欢去茶水间冲杯咖啡看会儿风景 , 有11.7%的受访者选择了这种“自闭式摸鱼”的方法 。 和“喝咖啡打发时间”并列的是“带薪如厕” , 有网友戏称 , “每天带薪如厕10分钟 , 每年就能多出5.5天年假 。 ”

界面新闻|上班太累只想“摸鱼”,近半数每日偷闲在一小时内
文章图片
图3/5
图片来源:前程无忧
对于职场人来说 , “摸鱼”是对抗高压工作的有效手段 。 数据显示 , 26.2%的受访者表示因为工作压力大、想放松而“摸鱼” 。 一名90后互联网大厂员工说:“996已成家常便饭 , 下班开会已成日常 。 所以何不摸鱼偷得一刻闲?片刻的休息 , 是为了晚上更好地加班 。 ”
此外 , “低时薪”也是员工选择“摸鱼”的一大理由 , 不少受访者认为工资需要和付出进行衡量 , “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 尤其是过多加班使得自身的“时薪”进一步降低 。
界面职场发现 , 不少70后选择“摸鱼”的理由也是因为“低时薪” 。 在他们看来 , 打理自己的时间更加重要 。 有受访者表示 , 当薪资和职级都进入瓶颈期 , 身负房贷和家庭压力 , 又不想冒险改变既有的工作环境 , 不如摸摸鱼 , 多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

界面新闻|上班太累只想“摸鱼”,近半数每日偷闲在一小时内
文章图片
图4/5

尽管“摸鱼”已成为职场普遍现象 , 但当谈及未来这一偷闲时间是否会变得更加充裕时 , 仅13.2%的受访者认为这一放松时间会增多 , 其余受访者则认为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能让员工“摸鱼”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
管理者亲自下场抓“摸鱼”
从企业角度出发 , “摸鱼”显然是影响工作效率的最大天敌 , 为了避免员工偷懒 , 一些企业管理者发明了各种方式“监视”员工 , 甚至有大厂管理层亲自下场抓“摸鱼”的情况出现 。
去年12月 , 字节跳动总裁张一鸣批评员工上班“摸鱼”的截图在社交平台传开 。

界面新闻|上班太累只想“摸鱼”,近半数每日偷闲在一小时内
文章图片
图5/5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张一鸣在飞书的游戏“原神”群里表示 , “发现有一些同学经常在上班时间非常专注的聊游戏 。 虽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时间偶尔闲聊 , 但是连续几天都在游戏群这么活跃 , 我还是非常意外的 。 ”
针对公司老板卧底员工群 , 挖出“摸鱼事件”的行为 , 有字节跳动的员工回复张一鸣称 , 上班有人闲聊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 建议跑一下群聊天记录 , 看一下单个成员闲聊时间占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 以及评估员工业务职责是否与该游戏存在关联 。
除了管理者下场 , 采用设备“监视”是企业普遍使用的手段 。 今年年初 , 杭州一家科技公司的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称 , 怀疑自己被老板用高科技设备监控 。 这个设备是一个可以记录心跳、呼吸、坐姿等数据的智能坐垫 , 如果坐垫感应到使用者坐姿不正确或者疲劳度过高 , 还会提醒使用者活动 。
但是 , 该爆料员工发现 , 人事部门对自己什么时候离开了工位了如指掌 。 本以为是体恤员工的福利 , 却成了管理层“监视”员工的工具 。 “什么时候在工位上 , 什么时候跑开了 , 什么时候情绪激动了 , 老板那边所有的数据一手掌控啊 。 而且HR也可以看这个数据 , 那以后是不是还要列入考勤啊?”
尽管该企业表示智能坐垫的主要功能是检测使用者的健康状况 , 所采集数据都会严格保密 , 但是这类高科技产品无时无刻的监控让不少职场人产生共鸣和感到恐慌 。
无独有偶 , 去年10月 , 快手厕所计时器上了热搜 。 根据图片显示 , 快手的厕所顶部额外加了一个计时器 , 可以精确到秒 , 显示使用者在里面蹲了多久 。
对此 , 快手解释 , “因为园区内厕所位置有限 , 员工上厕所排队现象严重 , 但受楼体结构限制 , 楼内增加厕所坑位施工难度大 。 此次在一个厕所坑位安装了一个计时器 , 是为了测试每天卫生间使用次数和时间 , 便于判断需要增加的移动厕所坑位数量 。 ”
尽管有更合理的目的 , 但正如《人物》杂志所言 , 在管理者眼里 , 厕所是效率的敌人 。 厕所是大厂管理系统中的最末梢的部分 , 这个系统要做的事情 , 就是尽可能长地占领员工的身体 , 让员工在单位时间里 , 创造更多产能 。
面对愈发沉重的职场工作压力 ,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 , “工作时间的碎片化必然也导致员工休息时间的碎片化 , 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越是高压、高强度的工作 , 员工就越是需要空间调节心态 , 就越是需要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 。 ”
【界面新闻|上班太累只想“摸鱼”,近半数每日偷闲在一小时内】冯丽娟也提醒员工在“摸鱼”时也要以完成工作为首要前提 , 要认识到长时间“摸鱼”的风险 。 “如果一个人真的有大量的时间来‘摸鱼’ , 那真的要警惕起来 , 不是管理者有问题 , 就是下一批裁员名单中很可能包括了你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