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报人邵飘萍私生活 借新闻敲诈政府和百姓( 二 )


敲政府的竹杠,尽管动机不纯,但还可以说有一点“监督政府”的影子,最不济也可说是“狗咬狗”之类 。然而利用媒体公器,拿社会丑闻敲诈一般民众,则不可原谅 。“大概是十四年的事 。当时外交部一科员夏某,其妾与其子通奸,子娶妇,妾禁子与妻同宿 。妻回娘家诉于其母,母乃打至夏家,遂成社会新闻 。本已无再谈之必要了,但邵作一章回小说回目,使人送夏阅读,然后再与夏谈判 。结局夏给邵五百元了事 。”
上到政府要员,下到普通百姓,都是邵飘萍的敲诈对象,所以高拜石说他:“要取则细大不捐,锱铢必尽,其 ‘交际’和‘活动’的高明,为此道中人之最 。”龚德柏则强烈质疑:“这种人配谈言论自由吗?”
就言论自由的要义而言,在于表达的自由;就法意的界定而言,不在于言说者的动机和对错 。动机论与阴谋论一样,人言人殊,不足深谈 。而言说的对错当以言说纠正之 。从这点来说,邵飘萍固然行止有亏,但龚德柏说他不配谈言论自由,则属于知识分子的道德洁癖使然,有攻击过当之嫌 。但若说邵飘萍滥用言论自由,应是允当之论 。
遗憾的是,邵飘萍已经长眠不醒,他的金石之言“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并没有在他身后得以落实,依然飘渺如过眼烟云 。而龚大炮痛批的金钱主义,则落地有声,于今日所见,比比皆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