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鼓励生育 解决婚龄男女比例失调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公众的印象中 , “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 ,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 , 既包括“减产” , 也可以“增产”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 , 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 。不过 , 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 , 倒也“由来已久” , 早在唐宋时期 , 就有人提出了“少生”、“优生”重视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的“计生”理论 。唐初的民间通俗诗人王梵志 , 曾以当时最流行的诗歌形式 , 用大白话写出了不少计生“标语” 。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生儿不用多 , 了事一个足 。”意思是 , 儿子不要生的太多 , 有一个能做事的就行了 。
越王勾践首推“生三胞胎”可享受“免费奶妈”政策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 古代中国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 。战国初期中国总人口仅1000余万 ,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 , 全国人口翻了一倍 , 达2000万人左右 。当时东周王室衰微 , 诸侯国争霸 , 战争连连 , 死亡巨大 , 可人口不减反增 , 就是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的结果 。
这一时期 , “计生”政策实施最坚决的 , 当是越国 。
在吴越之战中 , 越国被吴国打败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实施强国战略 , 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 , 增加国内人口 。勾践当时实行的奖励政策非常优厚 。据《国语·越语》所记 , 越国当时对孕妇实行“公费医疗保险” , 女人生产时只要通知政府 , 医生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 。如果生的是男孩子 , 奖品是两壶好酒 , 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 , 奖品是两壶好酒 , 一头小猪;如果是双胞胎 , 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胎 , 政府安排免费奶妈 , 也就是说 , 由国家来抚养 。
在鼓励生育的同时 , 越国也强制早婚 。规定:“令壮者无取老妇 , 令老者无娶壮妻 , 女子十七不嫁 , 其父母有罪 , 丈夫三十不娶 , 其父母有罪 。”从越国计生政策来看 , 如今流行的年龄悬殊的“姐弟恋”、“黄昏恋”均被严格禁止 , 青壮男子不能娶年龄大的女人 , 老男人则不准娶年轻女子 。不仅如此 , 对未婚嫁适婚子女的父母 , 还要治罪 。
后来 , 越国能打败吴国重新崛起 , 虽然原因很多 , 但与此“计生”政策的实行不无关系 。类似记载还见于《吴越春秋》 , 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出入 , 但记载勾践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上是一致的 。
到了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唐朝 , 则把鼓励生育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唐太宗李世民刚一当皇帝 , 便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正月发布了《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 , 鼓励生育 , 还动员富人赞助娶不起老婆的穷光棍 , 将计划生育的好坏、鳏寡人口的多少 , 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指标 , 进行考核 。
齐桓公消减后宫人数解决婚龄男女比例失调
奖励多生孩子的家庭 , 这只是古代中国“计生”政策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 则是解决育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 其中重要手段之一是强制早婚 。
在古代中国早期 , 一度提倡“晚婚” ,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便是这样 。当时法定适婚年龄:男子30岁 , 女子20岁 。但在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时期 , 适婚年龄往往被大大提前 。如春秋时的齐国 , 便推行男20岁、女15岁的“计生”政策 , 鼓励国民早婚 , 有的朝代甚至将女子婚龄提早到13岁 。
齐国早婚政策的推出 , 还有一段故事 。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 , 有一次 , 齐桓公到民间微服暗访 , 在一老百姓家里看到 , 一年已70岁的老头还是自己做饭 , 他便问是不是没有子女 。老头说他有三个儿子 , 可因为家里贫穷 , 都没有娶到老婆 。齐桓公回宫后 , 把这件事对主持齐国政府全面工作的上卿管仲说了 , 管仲便提出了这一鼓励早婚的政策 。
推荐阅读
- 义和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义和公主生平介绍
- 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都有芭蕉扇 有何区别呢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齐桓公宴群臣管仲摆谱 迟到 把半杯酒当众倒掉
- 和硕柔嘉公主是谁?顺治帝养女和硕柔嘉公主简介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结合 真的是政治联姻?
- 唐玄宗女宋国公主简介 宋国公主的驸马是谁?
- 明末四大公子 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四人
- 乔峰和洪七公是什么关系 天龙八部乔峰怎么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