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亨之子命断匿名信?汪伪高官内斗换来重判
【上海大亨之子命断匿名信?汪伪高官内斗换来重判】1941年10月27日上海法租界同仁辅元堂验尸所门口,聚集了上海各大报纸的许多采访人员,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一起,交头接耳 。路过的市民见此情景就知道,这个验尸所一定是有什么事发生 。至于什么事,第二天沪上的报纸就会事无巨细地一一告知 。然而,市民们并没有如愿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和该验尸所有关的任何新闻 。难道是那些采访人员听错消息跑错了地方,还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过呢?谜底在一个多星期后终于揭开:那个验尸所确实有情况,而且和一件震惊上海滩的凶杀案有关 。既然如此,为何沪上的报纸一点消息都没有?这起凶杀案到底是怎样被公布于众的,最后又是如何结案的呢?
一封匿名信为何引起报社老板震怒
《平报》采访人员被指受贿立誓揭开谜团
1941年10月底的一天,原国民党《中央日报》采访部主任,时为上海《平报》的主办人金雄白来到报社,按照惯例,他开始一封封地阅读读者来信 。那天的信件还特别多,他读得很认真 。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封匿名来信,来信者的口气十分不友好,责问说:“华美药房发生了胞弟杀兄巨案,如此伦常巨变,何以报上一字不登?是否在华美药房的银弹攻势下,你们也被收买了?你们得到了多少钱?”
金雄白随即找来了负责采访社会新闻的采访人员,给他看了这封匿名信件 。金雄白用信里的一句话问那名采访人员:“这事儿你得了多少钱?”那名采访人员很生气,当场声辩,说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华美药房发生的事情,更别说所谓的受贿了 。说完后便气冲冲地走了 。
金雄白的诘问让那名采访人员很是愤怒,他决定要将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以正自己的清白 。
于是,该采访人员来到了位于福州路356号华美药房徐翔荪居所 。在那里,他听闻,华美药房的大公子徐颂尧在几天前突然暴亡,遗体曾用车送到法租界的同仁辅元堂勘验,系因病身亡,如今遗体已经被家属收殓了 。采访人员在华美药房里外待了两天,觉得并无凶杀案发生后的迹象,徐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亲人暴亡后的悲伤而已,鲜见慌乱之色 。采访人员决定当面采访华美药房的大老板徐翔荪,结果连人影都没见到 。于是,他转而找了徐颂尧的姐姐徐济华,想一探究竟 。也就是在这儿,他敏锐地觉察出徐颂尧暴亡确实有些问题 。
徐济华开了一家济华医院,当《平报》采访人员找上门去的时候,她表现得十分不悦,将对方晾了半天后,直接赶走了 。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采访人员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冕之王”,更何况,《平报》是在汪精卫的红人周佛海的示意下创办的 。按照自己以往的采访经验,徐济华的态度让采访人员感觉到其中一定有问题 。于是,他将自己的怀疑告诉报社中的另一位编辑,无巧不成书的是,这位编辑竟然和徐家有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采访采访人员就托那位编辑去探探口风,结果发现匿名信所言非虚,华美药房老板徐翔荪家果真发生了胞弟杀兄这样的人伦惨剧 。
华美药房的老板徐翔荪年轻的时候靠贩毒起家,自然家产丰厚,在上海滩是数一数二的富豪 。他有两女两儿 。长女徐济华,留学德国学医,得博士学位,开了一家济华医院 。长子徐颂尧,已经结婚,在药房里帮助其父管理业务 。次子徐达泉,年方二十,尚在读书 。幼女亦尚在某女中读书 。未婚的徐达泉纯粹是一个纨绔子弟,经常出入风月场所,花钱如流水 。没有固定收入的他不敢向严厉的老父要钱,就向自己的兄长伸手 。
1941年10月21日傍晚,弟弟徐达泉又开口向哥哥要钱,两人起了争执,最后竟然动起手来,哥哥在后面赶着要打弟弟 。一追一逃间,弟弟看到了放在屋角的一把斧头,便顺手拿来,转身就朝哥哥的头砍下 。顿时,一声惨叫,哥哥血流如注倒在地上 。闻声而来的家人吓呆了,赶紧把徐颂尧送往宝隆医院,结果26日因医治无效死亡 。徐翔荪痛苦万分,长子徐颂尧克己奉公,原本已继承家业无疑,现在突然被杀,虽已结婚却无子嗣,而杀害自己长子的凶手竟然是现在仅存的小儿子 。如果他要承担杀人的责任,以命抵命,那么,徐家就要绝后了 。
思索再三,徐翔荪决定,事已至此,无论如何要保住徐家唯一的儿子徐达泉 。当务之急,就是首先遮住医生的嘴,然后就是如何处理徐颂尧遗体的问题 。如果送到属于警局管理的殡仪馆,那么,他身上显著的伤痕肯定会引起警察的注意 。经过商量,徐家决定,将徐颂尧的遗体送到法租界的同仁辅元堂验尸所 。那是一个民间的慈善团体,经常会收殓路边倒毙的流民乞丐,加以埋葬 。
推荐阅读
- 奇闻:唐朝高僧一行捉北斗七星以救恩人之子
- 揭秘:民国时期上海名媛离名妓有多远?
- 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妻子是谁 长乐公主李丽质简介
- 揭秘历史 为何说刘邦之子刘长不作死就不会死
- 法海的原型 真实的法海是大唐高僧宰相之子
- 张学森简介 张作霖之子张学森生平简介
- 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简介 丰绅殷德妻子是谁?
- 上海为什么叫魔都?
- 震惊:军情六处曾用美人计引诱勃列日涅夫之子
- 南唐后主李煜的祖先竟是唐宪宗之子李恪
